AI新聞手語主播
5月18日是第35個全國助殘日,在這一特殊的日子里,廣大聽力障礙群體也收到了一份暖心“禮物”。
經過精心籌備,銀川市新聞傳媒中心與銀川市殘聯攜手引入的人工智能手語播報系統——銀川市首檔人工智能手語新聞節目將在銀川市新聞傳媒中心公共頻道《午間新聞》正式上線,以AI之力讓新聞更有溫暖,讓城市更顯包容。
如何讓特殊群體也能及時、準確地獲取新聞資訊,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我市現有持證聽力殘疾人4624人,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聽障老年殘疾人逐漸增多,手語成為了他們了解社會的重要窗口。
了解到這一需求,銀川市新聞傳媒中心與銀川市殘聯深度合作,引入了第三代手語系統和高逼真手語數字人“心語”,在有聲和無聲的世界里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
該系統就像是一名速率驚人、智慧超群的“翻譯官”,能夠將節目內容迅速進行“拆解”與“濃縮”,再經人工智能手語翻譯計算,輸出為虛擬主播“心語”的手語動作畫面,與電視節目進行合成后,聽障人士就能看懂電視節目的內容了。
不僅如此,這個系統還可以部署于宣傳片、消防安全科普視頻、反詐科普視頻、新媒體短視頻等各類服務場景中。
在現場測試過程中,“心語” 展現出了令人贊嘆的特性:形象生動逼真,動作順暢柔滑,信息轉化精準。
銀川市聾人協會會長李文雷也激動地用手語告訴記者:
“AI 手語能讓我們更加了解黨的政策方針,關注社會民生,了解殘疾人政策,幫助聽力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
“人工智能AI手語節目的上線,可以說是科技與人文關懷的深度融合。我們通過AI技術,虛擬數字人播報,實現了新聞內容實時、精準的手語轉化,幫助聽力障礙殘疾人觀眾獲取更多資訊,了解實時政策和民生動態,讓他們的無聲世界也能聽見時代的脈搏。”銀川市新聞傳媒中心電視新聞編輯部副主任馬永梅說道。
銀川市殘聯副理事長雷強表示,節目的開播將更好地滿足全市聽力殘疾人的收視需求,進一步擴大他們的信息渠道,這是以科技助殘成果賦能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的生動實踐。
希望通過AI電視新聞手語節目幫助聽力殘疾人共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記者:陳星彤
編輯:王瑜婧
審核:申亮
監制:孫磊
近日熱點短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