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島內上臺一周年之際,賴清德突然提出了兩岸統一條件,但內容進一步暴露了他的“謀獨”本質,這會對兩岸形勢產生怎樣的影響?
據臺媒“TVBS”的最新民調統一,賴清德在島內上臺一周年,其支持率持續下滑,滿意度已經跌至32%,不滿意度則首次突破55%。看到這種局面,賴清德在接受島內媒體采訪時,突然提出了“兩岸統一”條件,表示臺島可以與大陸談判,但不能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賴清德還提出了所謂的“四不一相信”,即“臺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不接受在九二共識下與大陸談”“不接受一國兩制”“不會與島內在野陣營一起與大陸談”“相信特朗普政府會繼續強化以與臺島的關系”。話說到這個程度,賴清德的立場徹底不掩飾了,他就是想借助“域外勢力”來實現“臺獨”。但賴清德很清楚兩岸實力懸殊,因此他不敢尋求“法理臺獨”,還想通過文字游戲達到目的。
對此有分析指出,賴清德此時提出“統一條件”,真正目標自然不是跟大陸談判,而是擺出一個“愿意談”的姿態。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記者會上,在談到中美關系時,提到了“統一”(unification)。這個詞上次出現在西方的語境中,還是東西德統一,就是專門指代“聯合政體”或者“分裂政體”的“政體和國體統一”。而且,特朗普還是個德國裔,他很清楚自己說的這個詞的意思。
美國的這個表態,對賴清德之流的觸動極大。要知道,在島內上臺一年,賴清德當局就基本不理會臺島的經濟、民生等事務,他們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跟島內在野陣營斗,試圖改變自身“雙少數”的情況。賴清德因為是民進黨當局領導人,很多事情不能直接出面,因此他讓柯建銘等人挑動“大罷免”,竭力升級島內的矛盾。而在特朗普發動全球性關稅戰后,賴清德馬上就換了套路,通過炒作所謂“抗陸保臺”來推動島內“大罷免”,因為他認為中美關系會持續下滑,他就可以通過“抗陸保臺”來擴大“大罷免”的范圍。結果,特朗普政府迅速與中國大陸達成聯合聲明,還把很多“對華鷹派”官員邊緣化或解職了。看到這個局面,賴清德直接擺出一副“愿意與大陸談”的姿態,來掩飾他“豪賭失敗”的事實。
但我們要明白一點,無論是賴清德之流,還是島內的在野陣營,他們都不會推動兩岸統一的。在出席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的活動時,藍營重要人物、臺中市長盧秀燕公然表示“支持臺島增加防務預算”,還聲稱不僅要讓“情報部門、安全部門、防務部門聯手維護臺島安全”,還要讓“經濟部門、衛福部門、財政部門”也參與其中。盧秀燕這個表態,就是公開附和賴清德的立場,這也能看出民進黨當局與島內在野陣營本質是一丘之貉。
不過,國際社會對兩岸形勢看的很清楚,就連被賴清德“視為家人”的日本,也亮明了“不介入”立場。日前,日本長崎市舉行了和平祈念活動,對所有在日設立公館的國家和地區發出了邀請函,其中并沒有臺島。此前,民進黨當局妄稱“兩岸互不隸屬”是國際共識,而日本的做法則告訴他們,一個中國原則才是國際共識。賴清德之流再怎么進行“謀獨”動作,他們都無法阻擋兩岸統一的大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