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貝森特“唱雙簧”,有用嗎?
都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這話擱在國際舞臺上,有時候也挺形象的。
這不,最近關于中美關稅的事兒,又熱鬧起來了。
《財經》雜志那邊透出風聲,說特朗普政府盤算著,最快下周,可能把咱們的關稅從傳說中的145%一下子降到50%。
我的天,這從145%到50%,一下子少了差不多100個點,聽著跟坐過山車似的。
緊接著,一個叫貝森特的人物又出來發話,說要降到100%。
你看,特朗普一個說法,貝森特又一個說法。
一個獅子大開口,一個似乎往回找補了點,但還是個挺嚇人的數字。
這不明擺著嗎?哥倆兒擱這兒演雙簧呢。
先用145%這個高得離譜的數字嚇唬人,再由另一個人拋出個100%,最后特朗普那個50%一出來,哎,好像還挺“優惠”?
這套路,跟咱們小時候去買東西,老板先喊個天價,旁邊伙計再悄悄說“看你面善,給你打個折”,一個道理。
目的就是想讓我們覺得,50%這個“最低點”已經是天大的讓步,趕緊接著吧。
可問題是,咱們中國人是誰呀?
那可是玩兵法的老祖宗,《孫子兵法》幾千年前就研究透了各種虛虛實實、真真假假。
這種“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小把戲,在咱們眼里,真有點像小孩子過家家,不夠看。
這事兒,說白了就是一場心理戰。
對方想通過制造巨大的心理落差,來迫使我們接受一個他們預設的“底線”。
145%這個數字,說實話,有點像煙霧彈,更多的是一種姿態,一種極限施壓的手段。
然后貝森特的100%,像是在這個煙霧彈里稍微開個小口,透點“光”,讓你覺得有商量的余地。
最后特朗普的50%,就成了那個看似“仁慈”的橄欖枝。
這種手法,在商業談判里其實挺常見的,叫“錨定效應”。
先拋出一個極端的條件作為“錨點”,后續提出的條件即使依然苛刻,但相比最初的錨點,就顯得容易接受多了。
但咱們得明白,國際間的博弈,不是簡單的買菜砍價。
它背后牽扯的是國家的核心利益,是長遠的發展大計。
面對這種“雙簧戲”,咱們首先得穩住心神。
別被那些忽高忽低的數字擾亂了陣腳。
他們演他們的,咱們有咱們的節奏。
其次,得有自己的判斷和底線。
這個底線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是基于我們自身的實力、我們的發展需求、我們能夠承受的范圍綜合考量出來的。
就像定海神針一樣,任你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持續做好自己的事。
你打你的牌,我走我的路。
把經濟搞上去,把科技提上來,把民生保障好。
自身強大了,腰桿子就硬,談判桌上說話自然有分量。
到時候,什么50%、100%,主動權才會更多地掌握在我們手里。
所以,這出雙簧戲,對我們來說,更像是一面鏡子,照見了對方的焦慮和伎倆,也更堅定了我們走自己道路的決心。
這種“唱雙簧”的套路,其實在歷史上和我們身邊,簡直不要太多。
遠的不說,就說咱們國內的一些商業場景。
比如你去買個大件家電,銷售員A可能熱情洋溢,給你各種介紹,然后報一個價格,說這是最低價了,再低就虧本了。
你猶豫的時候,旁邊銷售員B或者所謂的“經理”可能會湊過來,裝作不經意地說:“哎呀,看這位大哥/大姐是真心想買,小A啊,你再給申請個內部折扣,就當交個朋友了。”
一來二去,價格可能確實下來一點,但往往還是在商家預期的利潤空間內。
這就是典型的“好人壞人”策略。
甚至在一些影視劇里,審訊犯人的時候,也常常看到一個警察聲色俱厲,拍桌子瞪眼,另一個警察則溫言細語,端茶倒水,打感情牌。
一個施壓,一個懷柔,目的都是攻破對方的心理防線。
再往前追溯,古代宮廷里,皇帝身邊也常有“忠臣”和“佞臣”的角色。
有時候,某些看似對立的言論,背后可能都是為了達成皇帝某種更深層次的政治目的。
為什么這種行為屢禁不止?
說到底,還是因為它抓住了人性的某些共同點。
一是趨利避害的本能。人們總是希望獲得更多好處,避免更大損失。當一個極壞的選項和一個相對不那么壞的選項放在一起時,后者就顯得格外有吸引力。
二是信息不對稱。演雙簧的一方往往掌握更多信息,而被“表演”的一方則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容易被對方營造的氛圍所影響。
三是路徑依賴和思維慣性。一種策略如果曾經成功過,或者在特定環境下被認為是有效的,就容易被反復使用。
但就像《易經》里說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套路用多了,總有被看穿的時候。
當大家都熟悉了你的劇本,這戲也就演不下去了。
“見招拆招,以靜制動”,老祖宗的智慧,今天依然閃閃發光。
面對紛繁復雜的外部環境,咱們更需要定力。
古代先賢告誡我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了解自己,也了解對方,才能在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特朗普和貝森特的這點小心思,咱們門兒清。
“靜能生慧,定能勝躁。”
心靜下來,智慧才能顯現;心定了,才能克服浮躁,看清本質。他們越是鼓噪,我們越要冷靜。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任何事情,事先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咱們自己的發展規劃,早就心中有數,不會輕易被外界打亂節奏。
這些穿越千年的話語,不僅僅是教書育人的道理,更是我們立身處世、應對挑戰的法寶。
說到底,特朗普和貝森特這出“雙簧”,不過是想在我們這里討點便宜。
但他們似乎忘了,中國人玩戰略、玩陽謀的時候,他們老祖宗可能還在穿開襠褲呢。
這種小伎倆,唬唬別人或許還行。
想在我們這兒占到便宜?
難。
咱們就一句話:
把自己的事辦好,比什么都強。
你打你的,我發展我的。
時間,會給出最終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