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環球時報報道,國務院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稱,臺媒報道,民進黨當局加緊采購“愛國者”導彈,并抽調臺海軍陸戰隊組成戰斗隊護衛“大臺北地區”,還多次進行所謂應對“解放軍攻臺”演習。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回應,無論民進黨當局買多少武器、搞多少“演習”,都改變不了“臺獨”死路一條的下場,更阻擋不了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
臺灣(資料圖)
面對各種猜測,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郭雅慧13日稱,按照臺當局方面目前掌握的情況,中美經貿磋商過程中并未涉及臺灣相關議題。她還稱,賴清德當局將“持續掌握情勢、穩健應對挑戰”。臺灣外事部門發言人則聲稱,美方在整個日內瓦會談過程中并未涉及臺灣議題,并稱“美方對臺承諾依然堅定、未曾改變”。另據臺灣“中央社”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對此回應稱,特朗普此番談到“統一”的發言“明顯針對的是美中貿易關系”,重申美國對臺政策沒有變化。
但事實上,特朗普是在講述中美關系的時候提到“統一”一詞的,而這個“統一”具有明確的政治內涵,再加上中方長期強調“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而特朗普在中美達成關稅協議后使用 “統一”一詞,客觀上形成了對中國核心利益的間接承認,所以第一反應將其與臺海局勢關聯并非聯想,且大概率是其在暗示若中國在經濟領域讓步開放市場,美國可能在臺灣問題上采取更靈活立場。而對于臺當局來說,其之所以如此擔驚受怕,是因為特朗普從第一任期到現在,在對臺態度上都沒有給足他們“安全感”。
臺灣(資料圖)
特朗普在經貿問題的背景下,于采訪中稱若中國同意開放市場,“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此言論一經傳出,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面,瞬間在島內引起軒然大波。不少臺當局官員紛紛質疑美國對臺政策是否發生轉變。美國方面不得不緊急澄清,表示對臺承諾沒有改變。然而,特朗普提及的“統一”一詞極具明確的政治內涵,結合中方一貫強調的“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特朗普在中美達成關稅協議后使用“統一”一詞,客觀上形成了對中國核心利益的間接承認。
臺軍近期流出的匿名調查報告顯示,87%飛行員認為“F-16V升級只是政治安慰劑”。對比大陸殲-20的隱身涂層和霹靂-15導彈射程,臺軍現役主力戰機的雷達反射面積(RCS)超過5㎡,而殲-20僅約0.027㎡。用臺空軍退役上校的話說:“這就像舉著火炬和夜視鏡對手玩捉迷藏?!备钆_當局膽寒的是戰場控制權的易手。大陸“無偵-7”無人機常態化穿越所謂“海峽中線”,配合北斗衛星0.1米級定位精度,臺島西海岸軍用機場已無秘密可言。臺防務部門2023年被迫承認:戰時戰機存活時間“不超過15分鐘”。
臺灣(資料圖)
特朗普這番話一出來,立刻在島內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臺當局的官員對這個表示懷疑,紛紛問美國對臺政策是不是要有所調整了。隨著輿論越來越熱,美國方面也不得不出面“解釋”,重申對臺的承諾沒有變化。其實,特朗普在談論中美關系的時候提到“統一”這個詞,而這個“統一”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它蘊含了很深的政治含義。而且,中方一直強調“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你看,特朗普在中美達成關稅協議后使用“統一”,這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對中國核心利益的間接認可。
島內最新民調顯示65%民眾支持維持現狀,這個數據讓綠營如坐針氈。 臺立法機構內藍白陣營62個席位面臨綠營罷免攻勢,若失守關鍵多數,賴清德或將加速推動"憲改"。 臺中市長盧秀燕被問及兩岸政策時強調"民生優先",這個表態獲得跨黨派選民認同。 高雄漁會近日組織200人考察團赴福建洽談合作,島內工商界正用腳投票。當白宮放出"統一"風聲時,五角大樓悄悄更新了臺海兵棋推演參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