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們老張去年賣了郊區一套500平的獨棟別墅,搬回市區買了門對門兩套大平層,與父母一起住。
這年頭有錢人犯的什么病?
在不少人的傳統觀念里,別墅那可是財富與身份的象征,寬敞空間、精致庭院,想想都讓人向往。
可如今,越來越多經濟優渥的家庭,放著好好的別墅不住,賣掉別墅,轉頭在市區買下兩套門對門的普通住宅,只為和父母做鄰居。
這到底唱的是哪出?是別墅不香了,還是另有隱情?
有人說,當代人渴望“一碗湯距離”,既能照料父母,又能保有獨立空間;也有人猜測,或許是別墅高昂的維護成本、地理位置也不便利,讓人望而卻步吧。
真相究竟如何呢?
01
你以為住別墅是人生贏家,實則是花錢買罪受的冤種。
很多人憧憬別墅生活,腦海里總會浮現這樣的畫面:清晨,陽光溫柔地鋪滿庭院,咖啡的醇香在空氣中飄散;午后,孩子在草地上嬉笑奔跑,大人們慵懶地躺在躺椅上打盹;夜幕降臨,約上三五好友,伴著月光來一場熱鬧的燒烤派對,愜意又自在。
可當真正搬進別墅,才驚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有多大。
別墅大多選址郊區,看似遠離喧囂,實則暗藏諸多不便。
對于普通上班族家庭來說,每天都在上演“通勤噩夢”。
像我朋友,娃在市區上國際學校,為了送孩子上學,每天清晨六點半就得摸黑出門,單程40分鐘的車程,遇上堵車,一來一回耗費整整兩小時。
有次孩子發燒,她從公司殺回家足足花了105分鐘,“到家的瞬間,我他么想掐死當初非要買別墅的自己”。
疲憊奔波在路上,比朝九晚五的打工人還要煎熬。
不僅如此,日常采購生活用品、頭疼腦熱就醫,甚至想出門放松娛樂一下,都是折磨。
外賣送不到,寄快遞沒人收,點個奶茶都得加20塊跑腿費,連朋友都嫌路遠,不愿來玩。
久而久之,住在別墅里的人,就像被困在孤島上,與外界的聯系越來越少。
02
別瞧別墅動輒幾百平,上下好幾層聽起來派頭十足,可住進去才發現,這是個“體能訓練場”。洗衣房在地下室,臥室在二樓,廚房又在一樓,一家人的日常起居,全靠樓梯串聯,光是想想,都覺得累得慌。
前段時間去朋友家做客,就親眼目睹了一場“驚險大戲”。當時,老兩口正在廚房忙活午飯,樓上突然傳來孫子的哭聲。
心急如焚的老兩口撂下手里的活就往樓上沖,結果老太太腳下一滑,順著樓梯栽了下來。好在只是虛驚一場,骨頭沒傷到,但從那以后,老太太就對樓梯有了心理陰影,基本不敢再上樓,二樓也相當于“閑置”了。
這種混亂的空間布局,對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來說,爬樓梯都得喘粗氣,更何況是腿腳不便的老人,還有調皮好動的小孩?每天為了生活瑣事,樓上樓下折騰個不停,再豪華的別墅,住久了也只剩滿心疲憊。
03
住別墅要高昂成本,首當其沖的便是物業費。不同于普通小區住戶密集分攤成本,別墅小區人少地廣,物業費自然水漲船高,6 - 8塊一平的價格稀松平常。
一套三四百平的別墅,一年物業費輕輕松松就小兩萬,相當于普通上班族小半年的工資。
日常支出更是個“大窟窿”。別墅空間大,中央空調、地暖、電動窗簾等高端配置看似氣派,可后續的保養維護費用讓人直皺眉頭。
一位朋友訴苦,家里光是冬季取暖和夏天空調的電費,一年就得兩三萬;地下室常年潮濕,除濕機24小時開著,這些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更別提日常維護,草坪需要定期修剪,樹葉落了要及時清掃,地下室滲水,還得請專業團隊來修繕。
住在別墅里,不僅要操心柴米油鹽,還得像管家一樣,時刻關注各種設施設備的狀況,時間、金錢、精力全搭進去了,實在讓人吃不消。
04
現在有錢人喜歡與父母門對門住兩套大平層。玩的是"一碗湯的距離":自己住1802,爹媽住1801。
這種居住模式看似普通,實則暗藏巧思,朋友以前一家人住在郊區別墅,某天母親在家不慎摔倒,夫妻倆心急如焚,卻因路途遙遠,驅車半小時才趕到家。
如今換成門對門的大平層,哪怕隔著門板,一有動靜也能瞬間沖到父母身邊,這份及時照應帶來的安心感,是別墅難以給予的。
從孩子教育的角度看,大平層的優勢也顯而易見。不少大平層位于市區,周邊學校林立,孩子上學步行10分鐘就能到校,中午還能回家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既節省時間,又能保證孩子的休息質量。
再說說居住體驗,大平層的空間布局堪稱“人性化天花板”。所有生活功能區都集中在同一層,老人無需費力爬樓梯,孩子也不用擔心上下樓的安全隱患,一家人的起居生活輕松又便捷。
而且小區配套設施完善,物業提供統一管理和服務,家里水管漏水、電器故障,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再也不用像住別墅時那樣,為了修個窗戶、補個屋頂,滿世界找維修師傅,省時又省心。
現在看,有錢人逃離別墅根本不是降級,是他們終于悟了。
年輕時,總覺得“體面”是生活的終極目標,一門心思向往別墅,可兜兜轉轉多年才頓悟,比起浮于表面的風光,能讓身心放松的“舒服”,才是生活的真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