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書法藝術面臨"古今之辯"的語境下,金熙長的藝術實踐猶如一柄穿越時空的金石刻刀,在《秦詔版》《漢少室石闕銘》與漢金文的古拙遺韻中,鑿刻出傳統書法基因的當代表達范式。這位深諳"金石學"精髓的書家,以考古學家的嚴謹目光解構秦漢文字密碼,以藝術家的感性思維重構古典美學秩序,在刀筆交融的維度開創出獨特的古法活化路徑。
從金石學的學術譜系審視,《秦詔版》作為"書同文"政策下小篆標準化的特殊文本,其價值不僅在于文字學層面的規范意義,更在于政治意志與民間書寫的微妙博弈。金熙長敏銳捕捉到這種"官方標準"與"工匠自由"的二重性:他通過中鋒行筆中的微妙震顫,還原青銅鑿刻時的金屬抗力;在看似隨意的字形錯落間,注入秦代工匠突破程式規范的創造意志。這種"解構性臨摹"超越了傳統碑帖學的形似追求,直抵秦漢藝術精神的本質——正如巫鴻所言"紀念碑性"與"反紀念碑性"的辯證存在。
溯古通變:金熙長臨少室石闕銘的時空對話
在金石碑版研究領域,《漢少室石闕銘》猶如一枚凝固歷史瞬間的琥珀,封存著篆隸嬗變的基因密碼。金熙長以此碑為母本展開的臨摹實踐,既非簡單追溯兩漢遺風,亦非單純追求形似,而是以當代視角重構書體演進的精神圖譜,在刀鋒與筆鋒的互文性對話中,完成了對書法史深層邏輯的現代闡釋。
面對這件"篆書隸化"的活化石,金熙長敏銳捕捉到其"未完成性"蘊含的美學能量。正如清人王澍所言"篆文亦未盡善",此碑的獨特價值正在于定格了書體演變進程中的動態瞬間——篆書縱長體勢的基因尚未完全消解,隸書橫向取勢的程式尚未全然確立。(見下圖“三日”二字)書家以墨色交響重構石質肌理,濃墨處如千年風霜浸潤的碑陽,淡墨處似歲月侵蝕的斑駁,通過水墨的氤氳變化將石質媒介轉化為紙帛媒介的時空敘事。這種轉化并非機械復制,而是以行筆速度的疾澀變化重構刻鑿痕跡:疾處若利刃破石,澀處似鈍刀徘徊,在筆鋒的提按絞轉間復活了漢代工匠的創作現場。
在結體處理層面,金氏臨本展現出對"篆隸之變"的深刻認知。他刻意強化縱向取勢與橫向拓展的對抗性張力,將康有為"茂密渾勁"的評語解構為空間關系的視覺交響:篆書婉通之姿與隸書波磔之勢在單字結構中共生,縱向中軸的穩定性與橫向筆畫的延展性形成微妙平衡。如"陽"字左半保留篆書環轉,右半卻強化隸書方折;"治"字左部維持篆意縱勢,右部“口”鋪毫展現隸書方勢且左斜,與上部形成錯落而有趣味。(見下圖“陽”“治“字)這種對抗性處理恰似貢布里希"圖式修正"理論的東方注腳,通過不斷調整傳統范式與現實感知的關系,使兩千年前的書法基因在當代筆墨中獲得新的生命形態。
金熙長的創造性臨摹,顛覆了清代碑學"透過刀鋒看筆鋒"的單一維度。他既注重還原石刻的"物質性記憶"——以枯筆飛白表現石花漫漶,又著重提煉書寫的"身體性記憶"——通過運腕的擒縱節奏再現鑿刻過程的即興感。這種雙重視角的交融,使臨本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形神之辯:筆鋒在紙上游走時,既是追蹤漢代工匠的運刀軌跡,又在瞬息萬變的筆墨運動中注入當代書家的主體意識。正如其處理"郡"字時,以篆籀筆法寫就的左上主體結構穩若磐石,而至下方“口”部卻陡然化作飛白,形成外實內虛,在時空裂隙中劃出一道連接古今的筆墨弧光。(見下圖“郡”字)
附:金熙長榜書臨《漢少室石闕銘》局部
下為金熙長榜書《漢少室石闕銘》集聯/林綿日月,治興郡陽
在漢金文的詮釋維度,金熙長創造性地構建了"鑄造感"與"鑿刻感"的筆墨對應體系:(見下附圖)對于范鑄文字,他以積墨法營造青銅器物的渾穆質感;對于急就刻銘,則運用飛白枯筆模擬金屬刻劃的銳利痕跡。這種基于制作工藝差異的技法分化,不僅還原了漢代金文的物質性特征,更在抽象層面重構了"金石氣"的美學范式。正如高居翰指出的"藝術品的物質性參與意義生成",書家通過材質語言的轉換,使古代金文從器物附庸升華為獨立的審美主體。
金熙長的藝術實踐本質上是對"金石學"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他將乾嘉學派的金石考據轉化為視覺語言的解碼系統,將傳統拓本研究升華為物質美學的當代詮釋。在技法層面開創的"古刻三法"——以筆追刀的力度控制、模擬風化的墨色層次、重構空間的章法經營——構成了完整的古法活化方法論。這種既植根于傳統金石學譜系,又融入當代藝術思維的創作路徑,為書法遺產的活態傳承提供了極具啟示性的范本。
在全球化語境沖擊傳統文化根基的今天,金熙長的藝術探索證明:唯有深入歷史地層提取文化基因,才能真正實現傳統的創造性轉化,這正是"金石薪傳"的當代意義所在。
(上為金熙長辛丑臨《秦昭版》局部)
本期編輯:梁善劍/包玉慈
圖片提供:段心照
策劃設計:劉永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