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三大電影節之首,戛納電影節是公認的世界電影藝術殿堂,張藝謀、陳凱歌、王家衛等耳熟能詳的華人導演都曾登上過領獎臺,因此每年是否有華語電影入圍或得獎,是影迷們最關心和熱議的話題。
今年,畢贛導演的《狂野時代》最后一刻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更是給予了影迷極大的期待,這份期待,除了來自影片本身,也來自于去年華語電影在戛納的驚艷表現。
一年前的今天,由管虎導演的《狗陣》于戛納首映,并最終斬獲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成為暌違六年之后再次獲得該獎項的華語電影。
《狗陣》由彭于晏、佟麗婭主演,以現實且充滿隱喻,冷峻又不失溫情的視角,講述了在一座被遺忘的西北小鎮里,由彭于晏飾演的一個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如何與一只相似命運的流浪狗建立羈絆,找回生活的勇氣,重新上路的故事。
正如同電影本身非主流的題材,《狗陣》的電影配樂同樣呈現出另類獨特的氣質。很能代表西北地區的熱烈、野性的音樂語言和嗩吶、二胡等傳統樂器統統不見蹤影,音樂制作人于飛和作曲家Breton Vivian,以木吉他為主要樂器,合成器和弦樂襯底,用極為簡潔的線條勾勒出了電影里西北地區荒涼、深邃的景象,近期,這張制作精湛的原聲帶正式推出了黑膠唱片。(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預購)
這兩名在創作思路上頗具魄力的音樂人其實都有相當豐富的配樂經驗,于飛曾憑借電影《刺殺小說家》榮獲金雞獎最佳電影提名,管虎此前的兩部電影《八佰》《金剛川》也是由他配樂;Breton Vivian則為高分美劇《黃石》的衍生劇《1883》和《1923》創作配樂,獲得過艾美獎等提名,在業內備受贊譽。
一把簡單的木吉他如何在一整張專輯描繪出電影從灰暗到光明的情緒畫面?除了音符使用極為克制,呼吸感極強的彈奏曲目外,兩位音樂家巧妙地用提琴弓拉奏吉他,其制造出的音色與小提琴等相比更具粗糲與悲愴感,承擔了電影許多關鍵情節或場景的情緒鋪墊。
《狗陣》一曲出現在彭于晏尋回奄奄一息的流浪黑狗,在回到小鎮的路上遇到流浪狗陣,猶如蘇格蘭風笛的拉弦音色和軍鼓的加入,讓這一頗具魔幻現實主義的場景更添一絲悲壯的色彩。
在電影里,彭于晏與流浪黑狗的情感建立于兩個特立獨行的靈魂之間的惺惺惺相惜,他們互相給予彼此溫暖的畫面,感動了許多觀眾,《馴服》和《再見,兄弟》來自同一首曲子的變奏,前者是黑狗第一次信任了二郎,后者卻是二郎陪著黑狗走完最后一程,催淚程度十足。
色彩明亮,溫暖和煦的《新生》是整個電影的落幕曲,聽到這首曲子,你就會想到二郎在片中第一次露出發自內心的微笑,背著小黑狗,騎著摩托自由地馳騁在廣袤荒原的畫面。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發行的實體黑膠中,包括這一幕在內的許多的電影“名場面”都收錄在了唱片附帶的寫真冊中。
“挺起胸膛向前走,別回頭”,希望這張黑膠唱片,能夠延續電影的精神,帶給每一個聽眾破陣重生,無畏向前的勇氣。
即刻珍藏《狗陣》黑膠專輯
*微信編輯:Peter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轉載、投稿、合作: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