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剛從俄羅斯紅場閱兵歸來的盧拉沒有片刻休息,立刻帶著300多人的經貿代表團飛赴中國,開始為期五天的國事訪問。中方也給予了高規格接待,13日下午,中國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廣場為他舉行了歡迎儀式,之后雙方進行了深入會談。
會談成果顯著,雙方簽署了20份涵蓋農業、金融、科技、檢驗檢疫、媒體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文件,明確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巴西的發展戰略對接,進一步深化中巴命運共同體建設。兩國元首還共同發表了聯合聲明,不僅提及加強多邊主義合作,也明確支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烏克蘭危機。
不僅如此,中國還在基礎設施方面加大對巴西的投資。眼下,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桑托斯港糧食碼頭已正式啟用,這是目前巴西裝卸能力最大的糧食碼頭。新設施的投用,大幅提升了大豆出口效率,壓縮運輸周期,降低物流成本,使巴西在全球農產品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然而,這種看似穩定的合作背后,其實存在隱憂。首先是出口的季節錯配。巴西的新豆集中在3月到10月出口,而中國在第四季度通常會從美國采購新豆。如果貿易戰再現,巴西的庫存可能無法支撐全年出口,價格風險上升;其次,港口的裝卸能力即使提升,但面對極限出貨,也可能出現積壓和額外成本;再者,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讓一切都難以預判,美國一旦調整對拉美政策,巴西將面臨更大挑戰。
在這種背景下,盧拉也表示,希望與中國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三方面突破:一是基礎設施升級,通過現代化改造港口、公路、鐵路等提升整體物流能力;二是技術轉型,借助中國在5G、6G及半導體領域的經驗突破發達國家技術封鎖;三是產能合作,借力中國制造業的成熟體系,推動巴西本國產業升級。
按理說,這樣一場訪問應當為中巴關系注入更多穩定因素,但出人意料的是,盧拉14日回國后,中方宣布暫停進口巴西雞肉。據報道,在巴西的一個農場首次發現禽流感疫情后,中國和歐盟目前已暫停從巴西進口雞肉。巴西農業部長法瓦羅表示:“從5月16日起,中國在 60 天內不購買巴西雞肉”。
此外,由于巴西現階段無法向歐洲出口所需的出口證書,因此也暫停了向歐盟出口雞肉。報道稱,暫停進口的決定,引發了巴西國內的廣泛關注,雞肉行業人士擔心,這可能影響整個出口產業鏈的信心和收入,要知道,巴西是世界最大雞肉出口國之一,中國市場占其雞肉出口總量的20%以上。
不過,中方向來不會將暫停進口雞肉與政治因素直接掛鉤,官方立場依然是基于檢驗檢疫和消費者安全。而對于巴西來說,當前更關鍵的是如何避免局勢繼續擴散,確保與中國的農產品貿易保持穩定。
目前,巴西農業部長卡洛斯·法瓦羅已表示,將盡快派團赴華,與中方溝通,爭取早日恢復出口,并且其承諾力爭60天內控制疫情。同時,盧拉政府也正在國內協調各方,提出加強對出口農產品的監管計劃,以提高整體合規性。
總之,面對中國、歐盟的“雙重檢驗”,巴西必須更加重視出口質量問題。無論如何,巴西必須從中看到問題的深層次根源,在維持與中國良好合作關系的同時,也要加強本國產業鏈的規范化和現代化,避免因這些細節失誤影響兩國合作。
說到底,未來中巴關系仍有廣闊發展空間,但也需要更多穩定機制來減少意外事件帶來的沖擊。要讓合作走得遠,穩得住,不僅要簽合同、講愿景,更需要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對得起信任,雞肉事件,就是一次提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