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第三屆無為小龍蝦品牌推介消費季活動在 “中國生態小龍蝦之鄉” 無為大地農產品綜合大市場盛大啟幕。此次活動以 “生態、創新、科技、融合” 為核心,通過標準化引領、榮譽體系激勵、文化體驗賦能,構建起從養殖到消費的全產業鏈生態閉環,吸引行業精英、企業代表及消費者共赴這場小龍蝦產業盛宴。
來自政府、科研院校、企業等多領域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為這場龍蝦盛宴增添光彩與活力。安徽省漁業協會會長陳靜宏,中國漁業協會安徽辦事處主任蔣軍、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會長唐建清,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吳義鴻,安徽省農業科學研究院水產研究所副所長何吉祥,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安徽省水產學會理事長陸劍鋒,安徽農業大學水產系主任張云龍,安徽農業大學副教授何天良,蕪湖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農藝師鮑蓓蓓,合肥市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賴年悅, 蕪湖市漁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 陳煒平,水產養殖網總編蔡俊, 上海滬小胖龍蝦總經理王繼紅, 北京胡大餐飲有限公司顧問 王超,九江凱瑞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黃國平,江蘇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邢青松, 安徽金邦紫約市場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德忠, 安徽金邦紫約市場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翼然以及無為市委書記、市長匡健,無為市委、副書記劉美勝,無為市委常委、副市長徐韜、無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光磊,無為市副市長次仁多吉、政協無為市委員會副主席周淑萍等齊聚 無為小龍蝦品牌推介消費季活動,共促產業發展。
一、產業根基:生態養殖與科技驅動雙輪發力
無為市南瀕長江、北依巢湖,29 萬畝稻蝦綜合種養基地孕育出鉗壯體肥的 “無為小龍蝦”。近年來,當地通過 “稻蝦共養” 模式實現 “穩糧增蝦”,畝均產量達 300 斤,綜合產值超 26 億元。科技賦能成為產業升級關鍵 —— 與安徽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成立 “水產產業聯盟”,建成 15 家生態育苗基地,攻克苗種供應難題;“稻漁綜合種養主要模式構建與示范推廣” 技術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稻蝦鱉養殖模式” 摘得全國創新大賽一等獎,為產業標準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5第三屆無為小龍蝦品牌推介消費季啟動儀式
二、活動亮點:三維驅動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無為市漁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張俊榮發布《無為精品龍蝦生態養殖技術標準》,從苗種選育到病害防治全流程規范養殖,推動產業向科學化、標準化邁進。
活動現場,無為龍蝦五大生態養殖示范基地、五強養殖工匠等榮譽體系重磅揭曉。這些榮譽表彰了在養殖技術創新、生態化發展等方面表現卓越的基地與個人,以標桿示范作用激發行業創新活力,樹立產業發展新標桿,為無為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無為龍蝦五大生態養殖基地頒獎:無為市陵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徽京淼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藍野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蕪湖市香勤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無為市清峰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無為龍蝦五強養殖工匠:袁善勇、楊公平、汪林海、胡寶、朱忠貴
無為龍蝦五佳特色名店:金世紀國際酒店、瑞龍龍蝦、吉子酒店、無為印象、安德利酒店
無為龍蝦品牌推介消費季活動最佳組織獎: 無為大地農產品綜合大市場
這些獎項的頒發,不僅是對獲獎主體的肯定,更將進一步凝聚產業合力,持續擦亮無為龍蝦品牌金字招牌,助推產業繁榮發展。
無為市餐飲商會會長湯德俊介紹無為龍蝦宴及制作過程
三、全鏈布局:從 “產業旺” 到 “鄉村興” 的升級之路
如今的無為小龍蝦產業已形成 “養殖 - 消費 - 文旅” 一體化格局,無為市連續三年以 “龍蝦消費季活動” 為媒,將田頭小龍蝦轉化為餐桌美味與文旅體驗,2023 年首屆小龍蝦消費季活動便吸引大量游客感受 “煙火氣”。無為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擴大稻蝦種養規模,強化品牌競爭力,走出一條具有 “中國生態小龍蝦” 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從凌晨2點養殖場里的分揀忙碌,到消費季活動中的品牌閃耀,“無為小龍蝦” 正以全產業鏈發展之勢,書寫著 “一只蝦” 撬動區域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篇章。這場集產業、科技、文化于一體的盛會,不僅是無為小龍蝦的實力展示,更標志著其向全國一流水產品牌的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活動現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