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開播那天,就在熱搜榜上看到“難聽”這個詞條,本以對這個節目心如死灰的我,不禁好奇心乍起,心想,還能怎么難聽!去年那英奪冠的場景歷歷在目。
于是還是老老實實充了會員,跳著看了一遍,發現,熱搜沒騙人,果然難聽!
好端端一個唱歌節目,卻變成一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大型戲曲,整體形式,像個詩朗誦。
查了一番,發現這次是全球直播。是給外國友人看的,所以首發歌手們絞盡腦汁,要在中國風上面下功夫,等于是個命題作文,就看各人的理解了。所以別看里面有唱都市流行的陳楚生,有唱饒舌的GAI,歸根結底,風格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風。
但我想說,中國風也有真誠和劣質之別,周杰倫也做過中國風的曲子,怎么沒感覺他如此媚俗呢?
讓陳楚生“殺瘋了”的那首《將進酒》,用的李白的曲子,但是聽來聽去,就像是個詩朗誦,簡言之,陳楚生的都市深情,根本駕馭不了李白的文人灑脫,硬著上,就會聽起來像是喊口號。
其它歌手也是這個問題,像是林志炫唱的那個《悟空》,我完全感受不到,他到底想要表達個啥,是想表達什么思古的情懷嗎,我怎么除了風格以外,什么也聽不懂呢,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歌手的問題?
其實歌手能夠駕馭的題材和曲風是有限的,比如陳楚生,他給人的氣質,就是個唱都市苦情歌的,“當火車開入這座陌生的城市,那是從來就沒有見過的霓虹?!边@樣的詞,從他的口中唱出來,就會十分真誠妥帖,有種青澀的進城之感。
但是陳楚生的氣質跟李白過于遙遠,“與爾同消萬古愁”這句詩,明明是李白酒后吹牛逼的言論,那是一種混不吝,一種灑脫,在陳楚生的嘴里,卻變得苦澀而沉重了。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
總之,即便是給外國友人看,我覺得演唱者,還是應該把真誠作為第一位,你是一個現代人,有現代的生活和情感,在此基礎之上,再來點思古之幽情,不宜多,恰到好處就行。如果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而刻意把自己架起來,然后硬說這個多有藝術效果,我看反倒是用力過猛了。
我們的文化總有一種想要“文以載道”的傳統,總想要承載什么道理,表達什么主題和中心思想,這就導致很多文化表達,失去了很多真實的內核,道成了主體,文就滯塞了。說的直白一點,容易假大空。李白是很好,問題是跟你有什么關系呢,你是你自己。
當面對全球直播,我們的歌手身上莫名多了一層復雜而曖昧的使命,這讓他們很難發揮自己真實的實力。有點像是家里面來外人了,小孩子被迫表演節目一樣,有點失去平時的輕松和樂趣。而我堅信,藝術的本質正是樂趣。可能我理解的不對,就當我是瞎說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