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LV-C61變竄天猴?印度2.3億衛星打水漂,網友:建議先給火箭開光
今天凌晨6點,印度航天又雙叒叕“搶頭條”了!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官方消息,PSLV-C61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點火后不久失控,攜帶的地球觀測衛星EOS-08及9顆納米衛星全部墜毀。最扎心的是,現場直播的女主持人目睹失敗瞬間,聲音哽咽幾乎落淚,這一幕被網友截成表情包瘋傳:“建議給印度主持人發工傷補貼,畢竟見證翻車也是高危職業。”
一、技術翻車名場面:火箭變“竄天猴”的致命120秒
根據ISRO公布的飛行數據,火箭第一級燃燒正常,但在升空120秒后,姿態控制系統突然失靈,二級發動機點火失敗,導致箭體失控翻滾。更魔幻的是,地面控制中心曾嘗試啟動“緊急自毀程序”,但信號傳輸延遲長達8秒——這段“黃金時間”直接讓火箭偏離軌道300公里,最終墜入孟加拉灣。有航天愛好者扒出歷史記錄:PSLV系列過去23次發射中,成功率高達91%,但2023年PSLV-C58就因整流罩故障失敗,這次屬于“舊傷未愈又添新疤”。
二、三哥的航天玻璃心:從“趕超中國”到“求別嘲笑”
印度媒體曾豪言“2030年成為航天超級大國”,但現實很骨感:此次發射的EOS-08衛星,原計劃用于農業監測和災害預警,結果造價2.3億美元的衛星直接打水漂。更尷尬的是,這枚火箭還搭載了新加坡、意大利等國的商業衛星,印度航天的國際信譽一夜暴跌。網友翻出莫迪2022年的講話:“印度航天是發展中國家的燈塔”,如今卻被調侃為“燈塔熄滅現場”——畢竟連巴西、南非都在等著看“三哥能不能保住金磚航天老二”的位置。
三、預算黑洞與人才困境:錢都花在直播特效上了?
ISRO號稱“性價比之王”,此次發射成本約1.2億美元,僅為SpaceX同類任務的60%,但低預算背后是技術妥協。有內部人士透露,PSLV-C61的姿態控制軟件仍是2015年版本,而箭體材料因采購腐敗案延誤半年。更致命的是人才流失:班加羅爾航天學院畢業生中,45%選擇跳槽美國NASA或馬斯克的星鏈團隊,留下的工程師自嘲“在印度搞航天,得學會用 jugaad(臨時湊合)解決所有問題”。
四、網友玩梗大賽:從“恒河祝福”到“發射失敗假條”
推特上#ISROFail 話題瞬間登頂,各國網友開啟“創意吐槽”:
巴基斯坦網友:“建議下次發射前,先讓牛群開光,畢竟恒河神牛才是印度航天最大贊助商。”
美國網友曬出對比圖酸溜溜稱:“同一天,中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六號衛星,下方回復:這就是‘基建狂魔’與‘咖喱航天’的差距?”
最絕的是印度本地梗:“根據三哥傳統,發射失敗應放假三天——畢竟需要時間消化悲傷,順便準備下一次PPT發布會。”
五、航天雄心的“印度式悖論”
莫迪政府每年給ISRO撥款約15億美元,僅為NASA的1/20,但要求“一年內實現載人航天、兩年內登陸月球背面”。這種“大躍進”思維導致技術驗證不充分:2019年“月船2號”硬著陸失敗,2024年“月船3號”僥幸成功卻被質疑“靠運氣撿漏”。如今PSLV再翻車,暴露印度航天的根本矛盾:既想靠低成本博眼球,又不愿夯實基礎工業——就像網友總結的:“在恒河里造船,永遠到不了星辰大海。”
看著直播中痛哭的印度主持人,突然有點理解她的崩潰——當航天夢一次次被現實擊碎,任誰都得懷疑人生。不過話說回來,三哥的心態也是真強大:每次失敗后都能迅速振作,反正“下一次發射永遠在明天”……
(文中發射數據均來自ISRO 5月18日聲明,歷史案例參考《印度教徒報》航天專欄,網友評論綜合自推特、微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