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福建人,我人生中第一次踏上齊魯大地時,站在淄博火車站門口深吸了一口氣。濕潤的海風突然變成干燥的空氣鉆進鼻腔,街邊飄來的不再是魚丸湯的鮮香而是大蔥蘸醬的香氣,連行道樹都不是熟悉的榕樹而是挺拔的白楊。那一刻我心想:完了,這地方怕是待不長久!可誰曾想七年時光飛逝,現在的我竟然能在燒烤攤上熟練地用薄餅卷起滋滋冒油的五花肉,逛海鮮市場時還能操著塑料山東話跟攤主砍價。今天就和你們聊聊,我這個南方人如何在山東經歷了一場充滿驚喜的"水土不服"。
初到淄博時,滿街的工業煙囪和灰撲撲的廠房讓我滿腦子問號:這不是課本里"齊國故都"的所在地嗎?直到周末跟著同事去臨淄區轉悠,站在齊長城遺址斑駁的墻磚前,我才被狠狠震撼了一把。那些殘垣斷壁仿佛自帶時光濾鏡,2500年前管仲在這里變法圖強,稷下學宮的百家爭鳴仿佛就在耳邊。最絕的是中國陶瓷琉璃館,看著工匠們用千年傳承的技法吹制琉璃器皿,通紅的玻璃液在鐵管上旋轉成型時,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文化就在呼吸之間"。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53/
要說山東人的耿直勁兒,我真是花了三年才適應過來。記得剛到公司那會兒,我說句"改天請你吃飯",同事第二天就拿著飯盒來辦公室等;有次網購生鮮寄到傳達室,門衛大叔硬是在寒風中守了兩個小時就為親手交給我。去年春節前買不到回福建的票,房東阿姨二話不說把我拽進家門:"就在咱家過年!"那一桌子年菜里有我第一次嘗到的博山酥鍋,白菜海帶排骨層層疊疊燉得酥爛入味,竟讓我吃出了家的味道。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54/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55/
說到吃,必須重點表揚魯菜這個"隱藏王者"。以前總覺得山東菜就是煎餅卷大蔥,后來才知道博山豆腐箱能玩出十八層乾坤,周村煮鍋里翻滾的各色丸子堪稱冬日救星。去年淄博燒烤突然爆紅,看著外地游客舉著小餅在煙火氣里手忙腳亂的樣子,我居然生出幾分"本地人"的驕傲。最讓我上頭的是糖醋鯉魚,裹著琥珀色糖漿的魚身端上桌時還在滋滋作響,跟咱們福建的荔枝肉完全是兩個次元的美味。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56/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57/
這些年跟著山東朋友玩轉了大半個齊魯。在嶗山頂上看云海吞沒道觀的金頂,細雨里爬山的狼狽都成了仙境體驗;開著車沿威海千里山海自駕公路飛馳,布魯維斯號沉船在暮色中像穿越時空的巨獸;最震撼的是去年秋天登泰山,凌晨四點裹著租來的軍大衣瑟瑟發抖,但當朝陽撕破云海的瞬間,突然就懂了什么叫"會當凌絕頂"。這些風景里最動人的,永遠是山東人那份踏踏實實的熱情——在海邊買海鮮從不缺斤少兩,問個路能遇上全程帶路的阿姨,就連景區刻章的大爺都會認真教你辨認石料。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58/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59/
七年時光讓我看清了山東的AB面:她既能用重工業托起GDP全國第三的榮耀,又能守著千年文脈把《論語》讀出新意;既有八大關的洋樓講述著殖民時期的往事,又有煙臺蘋果、壽光蔬菜書寫著現代農業的傳奇。去年送女兒到青島上大學,站在五四廣場看著海浪拍打嶄新的濱海步道,突然想起初來時見到的那個"灰撲撲"的淄博——如今的齊文化博物館成了網紅打卡點,老廠房改造成的文創園里年輕人正調試著機器人,連我們廠區都裝上了光伏發電板。這哪里還是我當年以為的"土山東",分明是穿著漢服玩轉高科技的弄潮兒。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60/
前幾天和老家表弟視頻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61/
,他看著我身后冒泡的扎啤杯笑問:"哥你現在算福建人還是山東人?"我晃了晃手里金燦燦的周村燒餅,咬下滿口芝麻香:"當然是吃得了佛跳墻也啃得動煎餅卷蔥的超級混血啊!"七年異鄉生活教會我最重要的事,或許就是敞開心胸去擁抱每個地方的美好。就像山東人常說的那句"哈酒哈酒",最初覺得粗獷,如今聽著卻是滾燙的人間煙火。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62/
來源:www.han8122.com/2025/05/45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