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不久的印巴沖突中,殲-10CE超視距獵殺印度軍機一戰成名,一向謹慎穩重的央視也公開報道,證實殲-10CE擊落多架戰機,自身無一損失事實。通常情況下,各國武器裝備賣的好不好,主要看基本性能參數,以及是否擁有實戰經驗。特別是如果實戰獲得戰果,那么將有機會實現暢銷,殲-10CE成功拿下“陣風”不出意外將迎來熱賣。
都有誰會購買殲-10CE,目前呼聲最大的當屬埃及,不過包括歐洲“Bulgarian Military”網站等多國媒體,都在報道這樣一個消息。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5月12日訪華期間提出希望購買殲-10CE,根據要求中方給出24架配套方案,包括飛機和配套單價4000萬美元起。要知道連二手F-16都要大幾千萬美元,更何況還處于巔峰狀態的殲-10CE四代機,所以這價格絕對有足夠的吸引力。
目前哥倫比亞空軍裝備有點老,主力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購入的“幼獅”,作為以色列產經典型號當年性能還不錯。就是服役近40年,再好的飛機也會過時,所以才在10年前哥倫比亞就開始物色替補機型。包括美國二手F-16戰斗機、法國“陣風”戰斗機,以及瑞典“鷹獅”戰斗機等,西方武器雖然好但條件太多。特別是在美國約束下,最終三款戰機都沒談成,再加上西方戰機單價太貴,比如“陣風”超過2億美元很難承擔。
“幼獅”戰斗機
既然購買西方戰機又貴又復雜,那么哥倫比亞采購殲-10CE戰斗機,以此實現武器來源多元化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同為四代機,又剛在實戰中擊落“陣風”這種西方代表機型,可以說殲-10CE性能已經得到實戰驗證。按道理屬于賣方市場,可以適當提升點單價也很正常,但為什么給哥倫比亞報價4000萬美元起,甚至比賣給巴基斯坦單價還便宜。
要知道巴基斯坦購買中式裝備,向來都享有最優惠的友情價,但殲-10CE裸機也要約5000萬美元。包括培訓、彈藥、零部件等在內,單價也要8000多萬美元,所以說同等型號哥倫比亞簡直享受了超級VIP待遇。之所以愿意低價出售,其實也有多重因素影響,畢竟拓展市場搶占先機更重要,至于利潤只要有保障可以適當讓點利。
經過多年批量生產裝備,殲-10C單機成本應該降了不少,空軍自用裝備超過600架。可以說制造成本下降后,對外銷售就有了更大讓利空間,在美俄歐大量占據四代機市場背景下,以高性價比實現突破效率最高。殲-10CE只是一個平臺,包括本輪印巴空戰PL-15E成為制勝法寶,這些配套武器同樣需要配套采購。所以裸機出售之外,還有大量配套彈藥、培訓、配件需要額外付款,總體來說售價并不會低到無法接受。
當然最重要的是,四代機市場目前大量集中在美俄歐手上,殲-10CE好不容易打出實戰經驗。剛好可以利用高性價比,在一些關鍵市場或地區實現突破,只要有更多國家空軍采購裝備,后續才能吸引更多訂單形成良性循環。特別是哥倫比亞屬于美國“后院”,長期使用歐美技術裝備,如果能在這里實現突破,帶來的影響絕對超過部分讓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