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印巴空戰,讓世人見識到了殲-10CE的威力,此事很有可能能夠大大助力這種外貿型戰機的出口。不過,令人覺得有些意外的是,即便是在實戰之中取得了驕人戰績,殲-10C戰斗機的出口價格似乎依然不是很高,那么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在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訪華期間,有南美軍事網站報道稱,中方在哥方總統訪華期間,向哥倫比亞介紹了殲-10C戰斗機,哥倫比亞方面對這種戰機也產生了興趣。而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為殲-10C戰斗機報價之際,居然給出了4000萬美元的單價,不得不說,這樣的價格確實是非常實惠。筆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作為一款先進的四代半戰機來說,殲-10CE的報價,確實低得令人覺得有些意外。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韓國在將近20多年前從美國引進了一批F-15戰斗機,這種F-15之后被稱為是F-15K戰斗機,首批兩架F-15K在2005年正式交付,這些戰機的單價就已經達到了5000萬美元。阿聯酋曾經在1998年的時候與美國溝通引進一批改進型的F16E型戰斗機,阿聯酋引進80架F-16的總花費為大約80億美元,也就是說,上個世紀90年代,F-16戰斗機就已經能夠賣出8000萬美元的單價了!
俄制和歐系戰機的單價同樣不菲。印度空軍目前裝備數量最多的戰機是蘇-30戰斗機,在2020年,印度曾經從俄羅斯增購了12架蘇-30和21架米格-29.當時印度采購蘇-30的單價為7000多萬美元。至于在此次印巴空戰之中吃癟的陣風戰機,那單價都飆升到2億美元以上去了。
那么既然如此,為何在印巴空戰之中表現精彩的殲-10CE戰斗機的單價依然還是上不去呢?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來,4000萬美元的報價,可能只是單機價格,其余的還有配套的武器裝備、人員訓練、后期維修保養費用等, 這些加起來一算,戰機的單價就上去了。另外,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不少在國外非常尖端的技術,在咱們這兒其實早就已經不稀奇了,比如原本“高大上”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在中方也早就已經白菜化了。因此,中方的武器裝備才能做到物美價廉。
不過,盡管如此,此次中方向哥倫比亞宣傳殲-10C戰斗機,有可能還是象征意義更大一些。畢竟,哥倫比亞位于南美,美國一向將南美洲視為是自己的“后花園”,美國是不會容忍中方研制的戰機出現在南美洲的。因此,若是哥倫比亞有心想要采購殲-10C,那么美國一定會從中作梗進行阻撓。這樣的情況其實也早就有先例,比如當年埃及采購俄羅斯蘇-35的計劃,就硬生生被美國攪和了。
其次,哥倫比亞此前從未有過操作中系戰機的經驗,其現役的戰斗機是來自以色列的“幼獅”戰機。從頭開始建立一整個中系裝備體系,對于哥倫比亞而言成本太大,但如果沒有體系支持,一兩樣“撒手锏”所能夠起到的效果也很有限。因此,綜上來看,筆者認為哥倫比亞采購殲-10C的可能性其實并不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