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臥撐首發澎湃新聞
誰是這個賽季最令人失望的豪門?皇馬剛想出列,卻發現曼城已經第一個舉手了。
北京時間5月18日凌晨,在本賽季最后一項可能爭取錦標的賽事中,藍月亮不出意外又翻車了。仍然是占據場面的絕對主動,仍然是喜聞樂見的干打雷不下雨,賽季最后一個挽尊機會,藍月亮收獲的,是雙倍的折辱。
自瓜迪奧拉入主以來,9年間曼城只在2016-17賽季兩手空空,但彼時球隊的人員、體系與瓜帥的要求南轅北轍,人見人欺并不意外。但如今,連年來在島內獨孤求敗的曼城,真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
曼城丟掉了足總杯冠軍。
四大皆空,不冤
僅從賽前雙方狀態和交鋒戰績考量,曼城加冕足總杯似乎沒啥懸念。就在一個月前,藍月在開場20分鐘連丟兩球的絕境下,上演讓二追五的逆轉大戲,將水晶宮斬落馬下,自此開啟五連勝,逐步將歐冠資格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但兩場看似相同的比賽,沒有踏進同一條河流。在英超早早完成保級任務后無欲無求的水晶宮,早有慘敗的心理預期,格外擅長打杯賽的水晶宮主帥格拉斯納,正準備像當年執教法蘭克福時一樣,把曼城當成當年的巴薩來對待。
作為比賽的轉折點,下半時水晶宮門將亨德森出擊時在禁區外手觸球,是毫無懸念的紅牌,然而,老眼昏花的主裁阿特韋爾卻令人費解地不予理睬,這個無從原諒的失誤成了本場的蝴蝶效應,隨后,馬爾穆什的點球被他神勇撲出,開場就挖坑的曼城,失去了最佳的追平機會。
在中立球迷看來,曼城痛失足總杯,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系統局”。爭冠戰線最后一舞,曼城高達77%的控球率、23次射門,是足總杯2014年引入詳細數據統計后的決賽新高,魯本·迪亞斯本場成功傳球次數(129次)甚至比水晶宮全隊(126次)還高。
但偏偏就是全場僅有2次射正的水晶宮,笑著走出了溫布利。贏球的格拉斯納繼續在曼城傷口上撒鹽:“來觀戰的威廉王子是阿斯頓維拉球迷,但他對我們的表現表示了祝賀。”而此前,水晶宮正是在淘汰維拉之后,挺進了決賽。
曼城成了對手奪冠的背景板。
當然,如果從數理統計的角度考量,曼城足總杯決賽航母開翻,也屬實不值得大驚小怪。14次闖入足總杯決賽的曼城僅有7次奪魁,成功率剛剛過半;至于瓜帥本人,帶隊9年也只拿過2回,最近兩個賽季背靠背輸掉決賽,更是生涯首次。
然而,偶然中總能總結出規律。上賽季決賽輸給曼聯,曼城不但成就了滕哈赫的繼續留任,也讓后來居上衛冕英超的喜悅被大大沖淡,直至本賽季5個月內31場比賽僅贏下11場。球隊氣運的急轉直下,或許正從那場決賽開始。
事實上,以此前曼城各條戰線的低迷表現,最后一條爭冠戰線大熱倒灶,也是慣性使然。
英超聯賽中,曼城如今少賽1場僅列第6,看似還有1場的容錯空間,但上輪被降級的副班長南安普頓逼平,就足以證明球隊的外強中干。
而在歐冠,曼城在“聯賽階段”最后一輪驚險拿下布魯日晉級,但僅積11分最終排名第22位,著實令人大跌眼鏡。附加賽面對苦主皇馬仍舊被血脈壓制,瓜迪奧拉時代首次無緣歐冠16強。
至于看似雞肋的聯賽杯,早在第四輪,藍月就被同樣“王小二過年”的熱刺淘汰,無論從哪個維度,曼城的“送溫暖”,都讓球迷氣炸了肺。
瓜迪奧拉與德布勞內擁抱。
老兵不死,但他們要離開了
比賽尾聲,溫布利看臺上球迷的表情,便是比賽走勢的濃縮。身著曼城球衣的小球迷,眼見球員們多次揮霍機會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
在這個萬馬齊喑的時刻,唯一還沒喪失斗志的,是離隊僅以天計算的德布勞內。曼城隊長在比賽尾聲3次直傳打透對手防線,但隊友們悉數浪費了他的美意。當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奔向角球區,卻發現隊友們似乎仍不愿和對方拼身體爭高球。
上場了,但似乎又沒上,這是本場曼城多數球員表現的縮影。
盡管在賽季尾聲火線復出,但很顯然,哈蘭德已經不是過去兩個賽季大砍大殺的魔人。被對方嚴加看管的藍月9號再度碌碌無為,已經11次沒能在半決賽以內的賽事破門(決賽高達8次)的哈蘭德,甚至對點球產生了恐懼,讓給了并沒有做好準備的馬爾穆什。
而比哈蘭德退步更快的,是上賽季的英超MVP福登,在已經有些疏離的邊路,曼城“太子爺”但凡拿球,多數選擇回傳安全球,僅有的傳中偏靶到不忍直視,持續了一個賽季的低迷心氣,怎么可能在決勝時刻雄起?
同樣平庸的,還有在邊路持續無效傳中的阿坎吉,以及全場都能看到身影、但關鍵球參與越來越少的B席。唯一還算有點斗志的,是阿根廷小將埃切維里,但他雖然有射門的決心,腳法卻差得可以。
作為瓜式曼城的招牌,傳控曾讓英超其余19隊聞風色變。但如今,伴隨著清一色的低位鐵桶陣和高速反擊,曼城在對方禁區前擺上幾個技術尖子,靠著傳球就讓對手投降的日子,過去了。
體系不再有效,支撐體系的舊人們,似乎也到了說再見的時候。
已經確認離開的德布勞內只是先奏,歸來似乎又沒歸來的京多安也很難再戰一年,連續幾個轉會窗都傳出緋聞、傷病持續增多的埃德松,或許也到了抉擇的關鍵時刻,而出勤堪憂的格拉利什、斯通斯等人同樣要打上問號,甚至連后半季得到重用的麥卡蒂,都可能會作為交易搭頭。
離開的人群中,甚至還包括和瓜帥并肩作戰多年的總監貝吉里斯坦。
在此前更長的時光里,孔帕尼、費爾南迪尼奧、阿圭羅的離開,也曾令曼市黯然神傷,但似乎沒有任何人,比阿爾瓦雷斯的離開更致命。“小蜘蛛”帶走的不但是球隊的冠軍運,更是空間、勇氣和機會轉換。
如果決賽場上,阿根廷人還在,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只可惜,堅信舊部的瓜迪奧拉,親手掐斷了這種可能性。
哈蘭德讓出點球機會,結果馬爾穆什罰丟。
重組?換人不如換想法
黃金時代的最后一舞,曼城收獲的只有心碎。盡管藍月亮仍有在世俱杯爭冠的可能性,但以球隊眼下低迷的狀態和心氣,不繼續制造慘劇,就已經要謝天謝地。
放眼英超33年戰史,瓜迪奧拉的曼城,足以比肩弗格森的92班、溫格的不敗槍手、穆里尼奧的鐵血藍軍,共同成為英超王朝球隊的標桿,而論冠軍數量、踢法觀賞性、場面統治力,藍月甚至是獨一檔的存在。
但足球場上從來沒有永恒的贏家,哪怕身為“世一帥”的瓜迪奧拉也不例外。如果皇馬的四大皆空,要歸咎于巨星堆疊、安排欠妥,那么曼城的崩潰,只能歸咎于體系和思維的僵化。
從瓜迪奧拉賽后的發言來看,這一點已經根深蒂固。
“沒覺得戰術有問題,但他們贏了,比賽計劃沒奏效。英格蘭足球本應注重流暢性。每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比賽,但我們需要進球。球迷希望看到22名球員流暢地比賽,我的球隊從未刻意拖延,我們只想踢出值得觀看的比賽。”
換言之,還是雷打不動的“我輸我有理”——對手太消極,我們沒有運氣,足球不該是這樣的。
一條戰線失利,或許可以抱怨非戰之罪,就像曼城上賽季歐冠被皇馬淘汰,輸在點球點上的曼城,已經傾盡了所有。但如今對于四大皆空的曼城而言,任何辯解都是蒼白的。
獨霸島內的另一面,是越來越多的曼城球員,在傳控體系的加持下磨平了棱角、喪失了個性,不敢承擔責任,只敢用安全球扮演螺絲釘。讓四平八穩的他們重新具備饑餓感,著實是難了些。畢竟瓜迪奧拉親手開創的“夢三”,都沒能做到這一點。
遙想曼城首奪歐冠的2022-23賽季,勇于變革的瓜迪奧拉以3421的創意新陣,打得一眾豪門猝不及防。就當全世界都認為新版藍月將就此無縫切換時,接下來兩個賽季,球隊又回到了經典的433。
哪怕瓜迪奧拉,也不能免俗地陷入路徑依賴。相比于戰術革命,冠軍顯然是更香的那一個。
2016-17賽季,同樣四大皆空的曼城在接下來一季的夏窗“憑億近人”,大刀闊斧地推進陣容年輕化,如今,站在相似變革窗口的曼城,顯然既要換人,又要換思想,不然,維爾茨和賴因德斯他們即便來了,恐怕也難逃被大環境同化的命運。
(仰臥撐/楊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