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任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近日在接受德國電視二臺(ZDF)采訪時表示,德國政府內部“已經不再討論”是否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Taurus),此舉引發國際輿論關注。
默茨強調,有關Taurus導彈的討論“被過度放大了”,“這并不是一種接近核武門檻的武器”,并指出目前英國和法國已為烏克蘭提供強大導彈支持,“目前而言已足夠”。
然而,外界批評指出,英國的“暴風之影”(Storm Shadow)和法國的SCALP導彈已多月未再提供,烏軍此前儲備基本耗盡,而Taurus導彈具有更遠射程(超500公里)和更高精準性,正是當前烏克蘭亟需的打擊武器,特別適用于打擊克里米亞大橋、莫斯科軍事目標,以及俄羅斯南部多個關鍵基地和港口。
Taurus導彈具備更大的戰斗部(481公斤)和獨特的“PIMPF”多層結構感應引信技術,能深入目標結構內部后精準爆炸,極具戰略價值。
盡管默茨強調未來將不再公布所有軍事援助清單,一些分析人士仍抱有希望,認為德國或許在不公開的前提下暗中提供Taurus導彈。
德國政界消息稱,默茨政府內部分歧嚴重,特別是社民黨(SPD)內部一直強烈反對提供Taurus導彈,這可能是默茨轉變態度的主要原因。
技術優勢明顯的“金牛座”導彈為何關鍵?
德國制造的“金牛座”導彈(Taurus KEPD 350)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射程超過500公里,遠超“風暴陰影”與“斯卡普”(250公里),具備深度打擊俄方后方設施的能力。搭載高達481公斤彈頭,可對大型或加固目標形成有效摧毀效果。配備先進的PIMPF引信系統,具備“層計數”技術,可精準控制在建筑內部或多層結構中爆炸的具體位置。
若烏克蘭獲得“金牛座”,將可具備打擊如下關鍵目標的能力:
- 克里米亞大橋:具備足夠精度與穿透力摧毀橋柱,削弱俄軍補給線。
- 莫斯科(約460公里):首次可用導彈而非無人機打擊俄首都軍事目標。
- 新羅西斯克黑海艦隊基地(約350公里):對俄海軍構成實質威脅。
- 克拉斯諾達爾、索契、斯塔夫羅波爾等城市與基地(350–550公里):深入俄境打擊戰略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默茨還表示,德國今后不會再公開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哪些武器。這一政策轉變引發外界猜測:是否德國已經秘密開始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如果未來“金牛座”突然出現在戰場上,尤其是針對克里米亞橋的精準打擊,可能就是這一策略的結果。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默茨的最新表態,與其政治聯盟中的社會民主黨(SPD)對“金牛座”交付的反對態度密切相關。朔爾茨長期擔憂遠程導彈可能引發沖突升級,甚至導致北約與俄羅斯直接對抗。默茨在保持政壇影響力的同時,可能選擇避免繼續推動這一敏感議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