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會寧,苔蘚在夯土墻縫里編織著祖母綠的密碼,文冠果枝頭炸開鵝黃色星群,麥田將晨霧剪裁成流動的翡翠綢緞,處處透著生機與希望。
走進會寧縣中川鎮高廟村新落成的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區,一棟棟白墻灰瓦的民居整齊排列,搬遷群眾正忙著裝修新家,孩童在廣場上嬉戲,老人們圍坐閑話家?!@一幕幕場景,是會寧縣扎實推進生態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的生動縮影。
安居,是民生之要。近幾年以來,會寧縣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搬得出、穩得住、能融入、早致富”為目標,通過科學規劃、精準施策、全程監督,全力筑牢群眾安居防線,讓地質災害隱患區群眾“搬”離憂患,“遷”入幸福。
?避險安居雙管齊下 搬出大山天地寬
“每到雨季,全家人都提心吊膽,夜里聽見雨聲就睡不著。”回憶起老宅的生活,搬遷戶趙曉霞仍心有余悸。
民生居為先,民以居為安。會寧縣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境內溝壑縱橫,地質環境脆弱,滑坡、崩塌等災害頻發。實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全縣采取“政府主導、群眾自愿、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的策略,優先搬遷地質災害高風險區、生存條件惡劣區的群眾。統籌規劃選址、安置點建設、產業配套,并通過“一鄉一案、一戶一策”制定搬遷方案,確保群眾搬得安心、遷得順心。
“以前住的土房不安全,路難走、房子破,娃娃念書還要到鎮上租房,現在房子寬敞明亮,電、水、暖氣齊全,很方便?!?024年底搬遷至會寧縣河畔鎮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后,生活上帶來的安全感和便利性,讓村民韓艷麗感慨,以后再也不怕房子不安全,孩子們回家都有地方住。
“故土難離,對村民而言,搬遷并非易事。”中川鎮高廟村副主任史國雄說,當時鎮干部全部下沉村組,宣講政策,疏導群眾情緒,向群眾算好“生態賬、經濟賬、民生賬、長遠賬”,逐漸打開了群眾心結。
在千千萬萬搬遷群眾心里,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帶來的政策紅利不僅讓他們“搬”出了新希望,也讓幸福生活扎了根。據了解, 2022年至2025 年,會寧縣共實施搬遷 2344戶,累計建設安置點 41個。
產業嵌入安置區 家門口端穩“金飯碗”
走進中川鎮南峪川蔬菜產業園,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大棚在田間有序排列,大棚內翠綠的藤蔓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西紅柿。工人們穿梭其間,熟練地采摘著成熟的果實。而這些工人大多數都是附近的搬遷群眾,趙曉霞便是其中的一員。
“我們去年搬到了新房里,住在新房子里過個馬路就能上班,特別方便。”說起現在生活,趙曉霞滿臉笑容。
住有所居、樂其所業。為了讓搬遷群眾搭乘生態搬遷的幸福“列車”,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業就”的目標,會寧縣將避險搬遷與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扎實做好搬遷安置的“后半篇”文章,在安置區周邊布局特色種養、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產業,努力解決搬遷群眾后顧之憂,確保群眾“安居”與“樂業”同步實現。
“我們鎮在搬遷群眾增收上創新‘五種致富路’,草莓采摘園、蔬菜基地務工、肉羊代養、物業崗位和愛心車間,確保搬遷戶有產業依托?!睍幙h河畔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邵馳介紹說。
?服務跟著群眾走 新市民融入新生活
“住了大半輩子山溝溝,沒想到還能搬進城里的小區,孩子上學、老人看病都方便了!”在會寧縣會師鎮南什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剛拿到房屋鑰匙的村民高軍勝難掩激動。
作為會寧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的受益者,高軍勝一家告別了“雨季擔驚受怕、出行翻山越嶺”的舊日子,開啟了“下樓有超市、社區有醫院”的新生活。這一改變,源于會寧縣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扎實推進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的民生實踐。
搬遷不是簡單的“挪窩”,而是讓群眾過上新生活。
為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融入”,會寧縣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設完善便民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戶籍遷轉、上學就業、就醫社保、法律咨詢等“一站式”服務,各安置區不僅通水、通電、通網,還引入社區服務中心、扶貧車間、產業園區等,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確保搬遷群眾迅速融入新生活。
“以前在山里面住著,買東西都很不方便,走路要一個多小時,現在住到這里很好,干什么都方便,以后孫子上學也很方便,門口就有幼兒園?!焙优湘側伟氩泶灏徇w戶楊旭萍高興地說。
安置點周圍,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村道四通八達,一座座溫室大棚排列有序。住宅區里餐館、商超、衛生服務站、社區管理站、物業管理處等便民服務場所一應俱全……如今,搬遷村民在會寧各安置點的家,都已成為他們的心安之所。
從“憂居”到“優居”,從“山溝危房”到“城鎮新居”,會寧縣用行動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隨著一處處安置區拔地而起,一張張笑臉綻放幸福,這片土地正書寫著安居樂業、和諧發展的嶄新篇章!
★來源:會寧融媒 記者:竇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