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印度駐華使館提交了一份文件,正式表達了對鍺出口限制問題的磋商意愿。話沒說得很明白,但意思不難懂:印度確實頂不住了。
鍺這種名字聽起來不顯眼的稀有金屬,正在成為一場靜默拉鋸戰(zhàn)的主角。從晶體管、紅外設備、太陽能電池,到航天、醫(yī)療、國防系統(tǒng),鍺的作用不像石油那么耀眼,但在芯片這類高精度產(chǎn)品的背后,它的分量一克也不能少。
印度早就有野心了。莫迪這幾年想要把“印度制造”這塊牌子擦亮,不僅砸下了對半導體產(chǎn)業(yè)的大筆投入,還喊出了要吸引蘋果、英偉達、臺積電等頭部企業(yè)在印度落地生產(chǎn)線。但喊歸喊,真要開工,就得問問鍺從哪來。
2023年,中國宣布對鍺和鎵等關鍵金屬實施出口限制,很多國家都感到壓力,但反應節(jié)奏并不一樣。美國那邊靠著少量自產(chǎn)和盟友調(diào)撥暫時撐住;歐洲則在內(nèi)部拆賬,能省就省;印度當時沒聲,一部分是有些庫存,另一部分可能是真沒想到局勢會演到今天這一步。
等意識到問題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替代方案沒那么好找。非洲那邊有礦,但不穩(wěn);歐洲這邊也顧不上誰了;美國從來只關心自己的需求,最多保幾個“協(xié)議內(nèi)伙伴”的口糧。印度算不上這個名單里的名字。
到了今年4月,中國稀土政策有微調(diào),歐洲能拿到的額度略有回升。但鍺的限制并未松動,而且就在4月底,廣交會期間,有不少中國出口商收到美洲方向的恢復訂單,但鍺成本由對方“全包”,這背后就是美國企業(yè)在“悄悄買單”。印度看到這波動態(tài),大概是心里一沉。
根據(jù)《南華早報》報道,寧波、無錫等地的鍺相關出口商在4月底收到沃爾瑪與數(shù)家美企的通知,恢復發(fā)貨且不要求中方承擔任何附加費用。這并非“協(xié)商成果”,而是下游實在頂不住了。至于印度,手頭連“買單”的底氣都沒那么足了。
印度外長最近剛結(jié)束對非洲五國的訪問,試圖鎖定更多關鍵礦產(chǎn)供應國。但別國能出鍺的寥寥無幾,能提純、能穩(wěn)定交貨的更是鳳毛麟角。即便真簽了資源協(xié)議,設備、精煉、檢測、運輸這一整套產(chǎn)業(yè)鏈也不是一紙合同能立刻解決的。
這時候莫迪回頭敲中國的門,是眼下局勢推動的結(jié)果,不是感情轉(zhuǎn)暖。
中國商務部并未第一時間公開回應,只表示對相關材料已“收到、了解、將評估”。這個節(jié)奏不急不緩,不松口,也不關門。對外說是評估,實則就是一場關于“值不值得給臺階”的判斷。
如果只是采購,那好談。但鍺的問題從一開始就不是簡單的“買不買”,而是“買完拿去干什么”。印度近年和美國防務科技合作加深,印美“關鍵與新興技術倡議”(iCET)下,有不少項目對接的是芯片和國防電子。在這種背景下,鍺出口一旦放開,很可能就不是印度一家在用。
再看印方自己的動向也不難判斷出其急迫。2023年,中方宣布限制之后,《印度斯坦時報》就曾預警:“印度的半導體戰(zhàn)略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一年之后,風險成了現(xiàn)實,庫存告急、替代無果,印度開始尋找“可磋商的路徑”。所謂“高抬貴手”,翻譯過來就是“哪怕不全給,也給一口喘氣的”。
但問題是,喘氣的代價誰來付?如果今天中國答應印度,后天是不是還得答應東南亞某國、大洋洲某島?資源調(diào)控的底線一旦破口,接下來就不是“高抬貴手”,而是“低頭賠本”。
印度媒體嘴上說得硬,行動上卻一清二楚。據(jù)路透社披露,在鍺談判被披露之前,印度內(nèi)部已加快啟動了對半導體進口的定向關稅回調(diào)與融資貼息計劃,背后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預備替代鏈失敗,要重回買方市場了。
這也不是印度第一次在資源問題上折戟。2021年印度就曾試圖繞開中國稀土,在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之間尋找資源中繼,但最終因為運輸半徑、加工配套能力不足而半路夭折。鍺這類精細提純工藝金屬,對設備的要求比礦產(chǎn)本身還嚴。礦能挖不代表能煉,煉得出來不代表用得起。價格一上去,印度芯片項目原本就緊繃的財務瞬間崩盤。
到最后印度不得不面對一個現(xiàn)實:不是鍺不想賣你,而是你接不起價、也托不起產(chǎn)業(yè)鏈。
一位熟悉印中稀土談判流程的出口企業(yè)高管說了句大實話:“他們不是談采購,是談網(wǎng)開一面。”——這句話翻譯成人話,就是“沒預算、沒承諾,只剩希望”。
在當前中印關系復雜但未脫軌的狀態(tài)下,中國有沒有可能為印度“單開一線”?不是完全沒有窗口,但價格、用途、回流防控、終端限制樣樣都要談。
寫到這,其實問題就很清楚了。印度這次敲門,并不丟人。真要談,得掏出清單,亮出誠意,說明去向,別再嘴上一套身體一套。如果什么都不說清楚,只靠“情勢所迫”四個字,那這場磋商最后也只能變成“有來無回”。
鍺這東西雖然小,但要真扯起來,就是一根能拽出芯片、衛(wèi)星、國防、通信、電力五條線的命脈材料。不是誰來求就給,誰來敲門就松。資源不是人情,更不是緩沖墊。現(xiàn)在的印度,是不得不俯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