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透,何奶奶就摸黑起了床。灶臺上的鍋咕嘟咕嘟煮著面條,她往碗里臥了個雞蛋,面條在湯里打著轉。今天是孫女彤彤 9 歲生日,可屋里沒蛋糕沒蠟燭,連句 “生日快樂” 都沒人說。七年前這一天,兒子騎摩托去鎮上買蛋糕,說是要給閨女挑個帶粉色奶油的。哪承想半道上遭遇車禍,人當場就沒了。何奶奶盯著碗里的面條發呆,蒸氣撲得她眼眶發燙。自打那以后,孫女彤彤的生日就成了兒子的忌日,每年這天,家里就只有這碗簡單的素面,和對彤彤爸爸的思念。圖為何奶奶和孫女彤彤。
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兒子的離去成了何奶奶心里抹不掉的傷疤。時間來到2018年的這天,彤彤剛滿兩周歲。兒子從地頭回來,褲腳沾著新翻的春泥,進門就抱起坐在小板凳上啃饅頭的彤彤,胡茬蹭得孩子咯咯直笑:“我們彤彤過生日,爹給你買個帶小兔兔的蛋糕好不好?”何奶奶在廚房剁豬草,聽見動靜探出頭:“天都擦黑了,鎮上往返得一個鐘頭,明早去不行嗎?兒子把彤彤放回地上,邊戴頭盔邊笑:“娘你不懂,女娃娃就得寵著,晚一天都不算正日子。”兒子騎著摩托車消失在村口,何奶奶沒料到這竟是母子倆最后的道別。圖為彤彤看爸爸的照片。
何奶奶在家等著,左等右等,兩個小時過去了,還不見兒子回來。她心里越來越忐忑,拿起電話給兒子打,卻關機了。又過了一個小時,村里有人來電話,說她兒子出車禍了,讓趕緊去醫院。何奶奶腦袋“嗡” 的一聲,腿都軟了,等她跌跌撞撞趕到鎮醫院,白色床單已經蓋住了兒子半個身子,人已經沒了。何奶奶抱著兒子的遺體,哭得撕心裂肺,她怎么都沒想到,兒子這一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處理完后事的第七天,何奶奶把兒媳叫到里屋。何奶奶看著年輕的兒媳,心里發酸。她拉著兒媳的手說:“孩子她媽,彤彤他爸不在了,你還年輕,不能讓你這輩子守寡。孩子我給你帶著,你別擔心,以后有合適的,就改嫁吧。”兒媳哭著搖頭:“娘,我舍不得您和彤彤啊。” 何奶奶抹了把淚:“傻孩子,我知道你心里難受,可日子還長著呢。你放心走,彤彤我肯定帶好。”半年后,兒媳終究還是離開了這個家,曾經熱熱鬧鬧的家,就剩下何奶奶和還不懂事的彤彤。圖為彤彤。
從此,家里的鬧鐘比公雞早叫半個時辰。何奶奶天不亮就揣著冷硬的干糧下地,侍弄那五畝薄田。開春育秧時,水冷得刺骨,她彎著腰往水田里插苗,腰椎間盤突出的老毛病犯了,疼得直不起身,她只能在泥里慢慢往前挪。彤彤三歲那年,一場雹子砸爛了半畝玉米,她蹲在地里撿那些歪歪扭扭的玉米棒子,眼淚吧嗒吧嗒掉在裂開的苞谷上,這可是祖孫倆下半年的口糧。
隨著彤彤慢慢長大,她開始問:“奶奶,爸爸長什么樣子呀?” 何奶奶就從抽屜的盒子里拿出兒子唯一的一張兩寸照片。彤彤接過照片,端詳著爸爸。何奶奶鼻子一酸,想起兒子出事前三天曾笑著說,等秋收了帶全家去縣城照張全家福。彤彤媽改嫁后日子過得也不輕松,每個月都會給點撫養費,雖然只有幾百塊,但也能幫祖孫倆緩解點壓力。偶爾,彤彤媽媽會來看望彤彤,每次來,彤彤都抱著媽媽不松手,何奶奶看著,心里既欣慰又辛酸。
家里的生活一直很辛苦。何奶奶年紀越來越大,最近總犯迷糊,扛著鋤頭走到地頭,突然想不起剛才要干什么。種地也越來越吃力,有時候腰腿疼得直不起來,還要咬著牙干活。彤彤很懂事,看到奶奶累了,就會幫著掃掃地、洗洗碗,有好吃的也總是先讓奶奶吃。有一次,何奶奶煮了幾個雞蛋,彤彤非要把最大的那個給奶奶,說:“奶奶干活累,要多吃點。” 何奶奶摸著彤彤的頭,心里又暖又疼。
眼看著彤彤越來越大,上學開銷漸增,家里那點地的收入根本不夠用。何奶奶憂心忡忡:怕自己身體垮了沒人照顧彤彤,怕家里窮供不起彤彤上學,怕彤彤受委屈沒人撐腰。村里鄰居勸她讓彤彤去投靠媽媽,可何奶奶清楚,再嫁的彤彤媽婆家窮得叮當響,還有癱瘓的婆婆要照顧,根本顧不上這邊。上個月彤彤媽來看孩子,塞給她二百塊錢,指尖滿是做鞋底磨出的老繭。夜里,何奶奶數著枕頭底下的零錢,盤算著彤彤下學期的學費、自己的鈣片錢……算來算去,總差那么一截。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