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發現,北京部分地鐵線路的車站扶梯上增加了一左一右黃色腳印標識。
據了解,這個標志并非今年剛增加的。從2023年開始,部分線路上就試點了此類標識。
近年來,部分地鐵車站已陸續增加此類標識。出于安全考慮,北京各地鐵運營企業早已不再提倡乘客在扶梯上“左行右立”,取而代之的則是提示乘客“站穩扶好,注意腳下安全”。不過許多乘客出于習慣仍舊選擇靠右側站立,少數乘客則會沿著扶梯左側空出的通道往上快步走去。
記者從地鐵方面了解到,推出扶梯腳印標識的初衷,就是為了保障乘客安全出行,倡導在扶梯上站穩扶好。
除北京外,其他城市的地鐵也有類似舉措,如成都地鐵就在部分車站的扶梯上印上了黃色腳印標識,提醒乘客站穩扶好。
不必“左行右立”
而要“站穩扶好”
圖源:視覺中國
城市生活節奏繁忙,遇上早晚高峰時段,總會有人趕時間。這種時候,許多乘客都會自發站到扶梯一邊,留出通道方便他人快速通過。時間久了,大家在互相禮讓上就達成了某種默契,有時反倒是并排站立的乘客會被“嘀咕”兩句。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照見城市溫度,但要看到,在公共交通樞紐,萬事都應以安全為第一準則。扶梯從設計之初,就不是供人在上面行走的。電扶梯每級階梯本就遠高于普通步行樓梯,地鐵站電扶梯運行速度通常為0.65米/秒,還比商超、醫院、住宅等處快上30%左右。在又陡又快的電扶梯上加速行走,摔倒磕絆的風險不小。尤其人流量較大時,如果大家非要“禮讓”,在狹窄的扶梯上完成扭身、擠過等一系列動作,更有可能發生“連片倒”。
況且,長期“左行右立”,也會造成扶梯梯路單邊磨耗增加,左右梯路出現不同步現象,不但增加運維成本,也影響扶梯安全運行。
習慣最初起于善意,又經過了長久積累,完成改變必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破局,首先還得通過更“顯眼”的方式做好提醒解讀,特別是在通勤路上更多呼吁“不要在電梯上行走”和“站穩扶好”。每位乘客也要為了自己的安全“聽勸”。
此前有人做過實驗,當人們“左行右立”時,扶梯每分鐘可運送的乘客其實是少于兩側同時站人的。也就是說,“左行右立”方便了少數乘客趕路,卻讓更多乘客堵在了扶梯入口處。由此來看,真有急事最好還是走樓梯。若是遇上了分歧,不妨心平氣和“較較真”,大家互相科普、彼此體諒,新的好習慣就會在更大范圍內養成。
隨著安全理念的深化、科學認知的完善,我們對文明的理解也會不斷更新。為他人著想,不妨再多想一步,最美的文明風景就在路上。
來源: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