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23日是第十一屆全民營養周,今年的主題是“吃動平衡 健康體重 全民行動”,口號是“健康中國 營養先行”,倡導通過科學飲食與合理運動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公眾實現健康體重管理,預防慢性疾病,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吃動平衡是什么?
吃動平衡簡單來說也就是“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平衡。
我們日常攝入的食物,無論是主食、肉食、素菜水果,還是零食飲料,都含有能量。而身體在基礎代謝(維持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動)、日常活動(走路、做家務)、運動鍛煉等過程中都會消耗能量。
當攝入的能量與消耗的能量相等時,身體就能保持平衡狀態,一旦攝入過多或者消耗過少,多余的能量就會轉換為脂肪存儲起來導致體重增加;反之,若能量消耗過多,體重則會下降。
因此,只有做到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行,預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
健康體重的標準是什么?
最常用的指標是身體質量指數(BMI)
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
根據中國18歲及以上成人BMI評判標準:
BMI<18.5 為體重過低
18.5≤BMI<24 為正常體重
24≤BMI≤28 為超重
BMI>28 為肥胖
此外,腰圍也是一項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標。女性腰圍宜控制在80cm以內,男性腰圍宜控制在85cm以內。
如何實現吃動平衡?
均衡膳食
遵循“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每日飲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豆類、油脂類等各類食物。全谷物占主食1/3,多吃全谷物和雜豆類,保證每日300-500g蔬菜,200-350g水果,適量優質蛋白(魚禽、蛋、豆、奶)。
控油、鹽、糖:每日鹽<5g,油25-30g(植物油),添加糖<25g。
規律進餐: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吃得太晚、太多,吃東西要細嚼慢咽,這樣更有利于消化,還能讓大腦及時接收到飽腹感信號,防止吃得過多。
控制零食和飲料:少吃薯片、餅干等高鹽高油的零食,少喝可樂、奶茶等高糖飲料。可以選擇堅果、水果和無糖酸奶等。
健康小技巧:進餐選用小號餐具、細嚼慢咽、飯前喝湯減少過量進食。
合理運動
成年人: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車、跳舞)或選擇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跳繩、有氧操等),能有效燃燒脂肪,提高心肺功能。或者每周進行2-3次力量訓練(如舉啞鈴、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等),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讓身體在休息時也能消耗更多能量。
兒童青少年:每天1小時運動,結合有氧與力量訓練(如跳舞、球類)。
上班族:每坐1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爬樓梯代替電梯。
居家:家務勞動、瑜伽、深蹲等均可計入活動量。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
從每一餐、每一次運動做起
追求吃動平衡
擁抱健康體重
享受活力滿滿的生活
科室簡介
重慶兩江新區中醫院腎病與內分泌科擁有一個高效、專業的醫療團隊,共有醫護人員20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生5人,護理團隊11人。科室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過硬,配有全進口德國費森尤斯血液透析用水處理系統、全進口德國貝朗血液透析機及血液濾過機,持續性床旁血液凈化機(CRRT機),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擁有胰島素泵多臺,熟練應用胰島素泵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開展了胰島功能檢測、協助內分泌疾病的明確診斷。擁有心電血壓監護設備、空氣凈化設備、中心供氧設備、負壓吸引、脈沖空氣壓力波治療儀、糖尿病治療儀、紅外線治療儀、低頻脈沖電治療儀等多個治療設備。
科室診治范圍: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炎、泌尿系感染、糖尿病腎病、各種類型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發癥、低血糖癥、高血壓、高血壓腎病、痛風、痛風性腎病、狼瘡性腎炎等各種原發及繼發性腎病的診治以及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一體化治療、腎臟穿刺活檢術、血管通路的建立,肺癌、胃癌、肝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各種癌癥的早期診斷、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疾病、肥胖癥、骨質疏松、腎上腺疾病等,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持續性床旁血液凈化治療(CRRT)等各種血液凈化技術。不僅可以提供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腎臟替代治療,并能為非腎病患者提供重要的支持療法,為急、危重癥及難治性患者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療手段,治療涉及臨床多種疾病,如水鈉潴留所致的心力衰竭、嚴重水電解質紊亂、酒精中毒、各種藥物毒物中毒、高脂血癥、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癥急性胰腺炎、膿毒血癥、重癥肝炎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多種疾病。
結合中藥內服,電針、灸法、艾灸、穴位敷貼等中醫適宜技術,有效改善糖尿病性周圍血管病變及周圍神經病變、急慢性腎衰竭、泌尿系疾病、胃腸神經病變、痛風性關節炎等疾病所致的肢體乏力、發涼、麻木、疼痛、腹瀉、便秘、水腫、喘憋、腰痛、關節痛等癥狀,以及亞健康狀態、焦慮抑郁等相關疾病。科內有專科護士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學習傷口、造口、糖尿病足清創換藥技術,配合中醫、中藥治療,使廣大糖尿病足患者獲益。
王邦瓊 科室負責人、副主任醫師
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內科學專業(內分泌方向),碩士研究生。曾在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三甲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從事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13年。擅長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發癥、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狀腺結節等)、骨質疏松、肥胖癥、高尿酸及痛風、脂代謝紊亂、月經紊亂(更年期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內分泌性高血壓、矮小、青春發育延遲、性早熟、鈣磷代謝異常等疾病的診治。熟練掌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低血糖危象、甲亢危象、垂體/腎上腺危象等內分泌急危重癥等診療搶救技術。內分泌專業可開展糖尿病胰島素泵治療,動態血糖監測,慢性并發癥篩查,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穿刺活檢等技術。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的中醫診療。
麥 健 大內科主任、主任醫師
中共黨員,內分泌疾病專家,重慶巿醫院管理協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醫師協會糖尿病專委會會員、重慶市卒中協會心源性卒中分會常務委員、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第九期班學員,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曾到國內著名醫院的內分泌和腎臟內科進修學習。從醫25年,累計診治患者10余萬人次,擅長糖尿病及各種慢性并發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慢性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和腫瘤、內分泌性高血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骨質疏松癥、甲狀旁腺疾病、更年期綜合癥、多囊卵巢綜合癥、肥胖病、各種生長發育異常、腦垂體功能減退癥、垂體腫瘤等常見病種的診治和各種內科急危重癥疾病的救治。
羅婷 副主任醫師
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曾在三甲醫院從事臨床工作14年,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及重醫附一院進修學習。熟悉腎臟科及內分泌科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復雜疾病的診治,尤其擅長血液凈化治療,藥物、毒物中毒搶救治療,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痛風性腎病等各種原發及繼發性腎病的診治以及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一體化治療,腎臟穿刺活檢術,血管通路的建立等,有豐富的醫學理論知識及臨床工作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