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甘肅省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在蘭州正式啟動。作為活動核心環節的“科技助殘展示體驗活動”現場,68個展室集中呈現了國內知名企業及助殘服務機構研發的智能輔助器具、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產品,讓殘疾人朋友近距離感受科技帶來的生活變革。
在康復器械展區,愛布科技全球首創的腳踝驅動兒童康復機器人成為焦點。這款搭載智能仿生踝關節驅動系統的設備,可通過髖、踝、膝多關節驅動,幫助腦癱、外傷性腦損傷等患者矯正異常步態,其8小時續航能力領先行業兩倍,盡管定價100萬元,卻因顯著的康復效果成為醫療機構的重要選擇,為輕重癥步行障礙患者帶來站立與行走的新希望。
除了康復設備,現場另一款備受關注的產品來自上海威之群機電制品有限公司。針對脊柱損傷等下半身失能的重度殘疾人,該公司的智能電動輪椅突破傳統輪椅功能局限,集成輔助站立、后躺、自動升降等功能,使用者可自主調節高度應對購物、社交等場景,不僅提升自理能力,更“解放”了整個家庭的照護壓力。此外,該公司推出專為年輕殘疾人設計的智能輪椅以7公斤輕量化機身、可拆卸車頭、手機互聯功能,最高時速20公里等特點也備受年輕肢體殘疾人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公益驗配服務專區。甘肅省殘疾人輔助器具資源中心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免費捐贈23款聽力輔具、33款肢體輔具及33款視力輔具,并提供一對一驗配。視力殘疾人王澍作為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帶著導盲犬現場領取了智能閱讀器。這款通過人工智能識別圖片文字并語音播報的設備,讓她首次體驗到科技帶來的閱讀便利:“以前沒接觸過這樣的產品,今天拿到就覺得很實用。”
在肢體輔具的尖端技術展示中,傲意公司的各類仿生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這款由280余個精密零件、5個超微型馬達構成的仿生手,通過無創肌電神經信號傳感器陣列與人工智能算法,可識別18種手勢動作,實現抓握、寫字、劃觸屏等精細操作,接近真實手部的靈活性,為上肢截肢者重建生活與工作能力提供了新路徑?!惫竟ぷ魅藛T吳正安介紹道。
此次活動不僅集中展示了我國輔助器具領域的創新成果,更通過現場體驗與公益服務,讓殘疾人直觀感受科技對生活質量的提升。隨著人工智能、仿生技術的深入應用,科技助殘正從“可感可及”邁向“可及可享”,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注入新動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棟楠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