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重點強調在快速變化社會中,面對文化身份的守護、創新和重構等新任務,博物館如何明確自身角色,積極應對各種機遇與挑戰,與時代同頻共振。
全省文博系統緊緊圍繞“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這一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結合、館內室外互動等多種方式,采取專題性臨時展覽、流動展覽“四進”、學術講座、研學社教、公益鑒定、比賽演講、線上展播、文創集市、文藝展演、設置主題裝置空間等形式,策劃組織了千余項主題鮮明、類型豐富的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
多元新展
展現社會發展宏大畫卷
5月18日,甘肅簡牘博物館聯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禮縣博物館、甘谷縣博物館、清水縣博物館五家單位,集合226組(693件)文物,舉辦了“問秦”大型考古成果專題展覽。
展覽分“西遷隴右 起于戎狄”“西垂創業 世為周陪”“崛起關隴 繼周伐戎”“兼收并蓄 和而不同”“秦并天下 歸于一統”等5個單元,以考古文物為線索,集中展示秦人波瀾壯闊的創業史詩,呈現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偉大歷史進程。“太震撼了。很驚喜?!庇慰土_女士在觀展后表示。
《問秦》特展核心數字模塊《隱秘的秦陵》大空間VR展,融合LBE大空間與3D技術,在驪山渭水間構建起虛實共生的秦陵解密場?!昂么碳?,虛實結合,讓我們對秦始皇陵的好奇心得到了一次不一樣的滿足?!笔忻窀呒鸭言隗w驗之后說。
在甘肅省博物館內,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甘肅省博物館承辦的“奮進新時代:中國新聞攝影精品巡展”,精選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青年報等主流媒體的300余幅新聞攝影作品,以“非凡時刻”“民生焦點”“動情瞬間”“文化傳承”“生態文明”五大篇章,全景式再現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實踐。
蘭州戰役紀念館與伏龍坪街道創新性地采用“遺址+場館”聯動保護模式,在三營子村委會原址精心策劃布設了面積190平方米的《激戰營盤嶺》臨時展覽。展覽通過“蘭州戰役的歷史背景”“營盤嶺戰斗的實施過程”“攻堅克難的英雄團隊”“人民戰爭的無上榮光”4個主題單元,系統展出了102件文獻資料和圖片,采用圖文并茂、文物展品、視頻和浮雕等多種陳展方式,生動還原了營盤嶺戰斗的光輝歷程和英烈精神,成為蘭州戰役遺址遺跡保護利用的新地標。
多樣活動
開啟文化探秘之旅
“考古盲盒 再探秦文化。”5月18日,作為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甘肅省主會場活動之一,由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肯德基聯合舉辦的絲路小課堂開課了。來自蘭州市多所小學的學生來到小課堂,感受了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甘肅簡牘博物館珍藏的秦漢簡牘,堪稱“地下圖書館”。這些寬度不足1厘米的木片,細微地記錄了秦人的日常,也描述著遠去的大秦帝國的輝煌氣象。在“絲路小課堂”上,這些簡牘上記錄的故事,通過一個個考古盲盒,走進孩子們的心間。
樹蔭下,甘肅省博物館的研學活動正在進行。本次甘博為廣大市民設置了兩項研學體驗活動:紙質藝術品保護與修復實踐體驗和“絲路經緯·織造學堂”傳統織造技藝體驗。
甘博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的工作人員將宣紙浸濕,覆蓋在拓體上,用棕刷輕輕刷平,再用拓包蘸取墨汁,輕輕拍打紙張,待拓片干燥至七八成時,輕輕揭下,一張黑底白字、清晰優美的拓印便制作完成。圍觀人群贊嘆不已,躍躍欲試,拿過棕刷親自體驗。
“傳拓是中國古代的古老技藝,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雕版印刷的前身,它能夠把一件不可移動的文物上的圖案和信息,廣泛地傳播和傳承?!眮碜愿什┪谋V行牡墓ぷ魅藛T張文軍向記者介紹。
另一邊,體驗者們則手拿各式絹布扇子,用絲線在扇面上穿行游走。在“絲路經緯·織造學堂”傳統織造技藝體驗課上,甘博文保中心特地展出了一些修復后尚未公開展出的絲綢文物,并向體驗者們介紹修復過程和刺繡技藝的歷史淵源?!拔覀兘裉熘饕亲尨蠹夷7挛覀兏什┑膬杉奈锏膱D案來繡,一件是甘肅武威出土的東漢黃絹《屯戍圖》刺繡,一件是館藏的唐代褐地刺繡花卉綾袋?!备什┪谋V行母毖芯繂T趙喜梅告訴記者。
在省博青少年活動中心,飄來陣陣草木幽香,“香沁心脾——香囊制作”社教活動正在舉行。博物館講解老師現場為體驗者們介紹中國古代通過絲綢之路進行的香料貿易,和中國古代香草文化?;顒蝇F場準備了桂皮、檸檬草、桂花、白芷等香料,體驗者們手搓香丸,將香料按照合理的搭配填進刺繡香囊中。蘭州市民杜女士告訴記者:“香囊的制作文化非常博大精深,我希望我們能夠把這種傳統技藝傳承下去?!?/p>
在蘭州市博物館,“繪就金城記憶·手作文明傳承”文化研學活動將帆布袋作為載體,讓參與者圍繞“我心中的金城”主題,結合蘭州地標與文物元素,進行文物臨摹與創意涂鴉。繪畫現場,大家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不停地揮舞著手中的畫筆。不一會兒,蘭州市博物館中的“白衣寺塔”和門獅“蘭小五”以及國寶大熊貓都躍然“袋”上。
此外,市博還發放“蘭小五探寶地圖”,開展尋找文物里的“顯眼包”活動,帶領青少年探尋鎮館之寶,在尋寶中了解文物背后歷史;邀請蘭州史志專家鄧明老師講述蘭州歷史文化課程,依托館藏與《金城攬勝圖》模型,講解蘭州古城址特色,讓青少年深入了解家鄉歷史,感受蘭州深厚的歷史底蘊;“大明風華·古風集市”重現明代商埠熱鬧景象,在“明趣游樂·傳統逸興”活動中玩投壺游戲,感受古人娛樂智慧。
多彩文創
解鎖博物館非凡創意
5月18日,《絲綢之路文物(三)》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甘肅省博物館隆重舉行。該套郵票共4枚,精選陸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四件珍貴文物——漢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南北朝神人紋銀盤、北周凸釘玻璃碗、唐代胡人牽駝載絲壁畫,以4.8元面值和590萬套的發行規模,向世界講述絲路文明的璀璨故事。
在省博藝術生活館,“綠馬與朋友們”沉浸式IP主題展覽體驗空間也在當天正式開業。綠馬、紅陶人面像、飛天等“甘博F5”現身文創空間,憨態可掬地迎接來客,與游客合影。并推出“綠馬與朋友會客廳”“安靜舒適書房”“自由揮汗運動場”“睡覺香香臥室”“綠馬美食廚房”“王牌IP文創店”6大主題區域,打造出集展覽、互動、消費與文化體驗于一體的創新空間。
在蘭州市博物館文創中心內,絡繹不絕的市民與游客被呆萌可愛的“蘭小五”深深吸引。
“這次的文創新品依舊以蘭小五為靈感,設計了絲帶、手機繩和手環。”文創中心工作人員潘靚靚告訴記者:“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文創產品給蘭小五設計了一個龍的身體。我們把蘭州比較知名的景點和地區特色建筑都融入這次的設計里面,比如黃河母親、黃河樓、蘭州水車、中山鐵橋等,這些景點與建筑融匯到一起,組成蘭小五的身體,讓蘭小五更好地為蘭州代言?!?/p>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言文 見習記者 楊嘉琪 程文秀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