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局勢雖還沒有徹底落下帷幕,但默認印度是輸家的人變得越來越多。
而大家之所以如此認為,還是因為印軍在沖突中的表現實在是有些“太窩囊”,除了沒完沒了的挑釁,就是不斷地美化戰績。
就連總理莫迪復盤印巴對峙,都是一副厚臉皮的模樣,一口咬定印度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可即使是這樣,竟然還有兩個國家愿意把印度當成香餑餑,熱衷于去莫迪面前獻殷勤,給印度“雪中送炭”。
這兩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拿著前途“賭”前途的國家說出來,大家想必都不會感到陌生。
因為這兩個國家跟我們的緣分一直不淺薄,甚至還可以說是會“有求于”我們。
這倆國家可謂是“臥龍鳳雛”一般的存在,一個是伊朗,一個是阿富汗塔利班臨時政府。
雖說美伊談判近來的“存在感”和風頭,被關稅戰蓋過去了不少,但這根本掩蓋不了伊朗是“頂流”的事實。
眾所周知,美國和伊朗今年的關系十分微妙。
因為在阿曼的調停下,美伊高層就“伊核問題”展開了多輪的接觸與談判。
從4月到現在,兩國已經進行四輪面對面會談。如今,據伊朗外長阿巴斯透露,雙方的第五輪會談日期也已大致敲定,具體日期很快就會公之于眾。
美伊談判能在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里取得如此“可喜”的成果,足以讓整個世界欣慰。
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后,伊朗和美國的關系就變得越來越“緊張”,當時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折騰,美國和伊朗談判一等就是七年的時間。
而面對此番談判,伊朗方面拿出了十足的誠意,按照人伊最高領袖顧問的表態,伊方有意答應不制造核武,其希望以此為條件換取美方的承諾,讓美方答應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雖說談判取得了些許進展,但伊朗也懂不押寶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
也正是因為害怕變數發生,伊朗才會選擇邊談邊給自己尋找新的機遇。
5月8日,伊外長阿巴斯抵達了印度,跟印度高層一同出席了聯合經濟委員會會議。
在會議上,阿巴斯著重重申了擴大兩國經貿合作的重要性。
而當時,看著印巴沖突愈演愈烈,其還主動發聲呼吁兩方保持克制,冷靜處理問題。
而在印度深陷危機對線之際,伊朗給印度還真來了一出“雪中送炭”的戲碼。
借著談合作的契機,其出手就是三份合作協議,涉及了醫療衛生、海關協作等多個領域。
而另一邊阿富汗方面也沒閑著,面對舉步維艱的印度,塔利班臨時政府外長索性直接主動拋出了橄欖枝,打電話給印度外長蘇杰生故作“討好”姿態,妄圖從印度嘴里獲得一份“外交認可”,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可實際上,塔利班臨時政府的這種做法能不能換來印度的“青睞”還是個未知數。
因為巴基斯坦未必會放縱塔利班臨時政府為所欲為,畢竟,此前兩方就反恐、貿易等問題早已堆到了歷史新高。
如果放任塔利班跟印度統一步調,那到最后巴基斯坦大概率會成為吃虧的那個,被印阿圍堵。
而若是局勢進一步惡化,那巴基斯坦可能還會對塔利班狠狠地上一課,到那時切斷貿易往來、關閉邊境領空等狠招還很可能會成為現實……
不過,塔利班此舉也算是中了印度的下懷。
畢竟,早在二月就有外媒曝出,印度政府有計劃跟阿富汗改善關系,以此來達到制衡中國的目的。
總的來看,塔利班臨時政府這個時候選擇跟“偏向”印度,對于印度而言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畢竟,多個“盟友”未來也能多一分保障。
可相比起“求”印度,可能在未來,這兩個國家“有求于”我們的概率更大。
畢竟,我國不管是市場潛力,還是消費能力,都比印度更有前途。
再加上,有中巴經濟走廊、一帶一路等重大合作項目在,這不管是為了發展經濟惠及于民,還是未來提高國際聲望,兩國都得好好掂量掂量取舍,不要到最后落得一個玩火自焚的下場,賠上了自己的前途。
選邊站隊沒錯,但更關鍵是要看怎么選對邊,選好有潛力伙伴和正道,不要盲目追利,各位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