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chǎn)從業(yè)20年,通曉業(yè)內(nèi)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zhàn)經(jīng)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大概是70年代末,同院孩子接到了他娘讓去買紅糖的指令,我們倆就去了。到了合作社之后我們很自然的就被話梅糖給吸引了,含著哈喇子看了半天。經(jīng)過我倆的協(xié)商密謀,一致認為這也算紅糖,于是就從他老娘給的錢里扣了一毛錢,買了一包話梅糖,九塊。
雖然我倆認為這就算紅糖,但他老娘是肯定不認的。所以我們倆決定把糖藏起來慢慢吃,每天每人吃一塊,多出的那塊歸他,畢竟是他家的錢,而且他還要冒著挨揍的風險。
結(jié)果他回家把紅糖一上交,他老娘就發(fā)現(xiàn)了不對,分量明顯輕,說明要不就是被缺斤短兩了,要不然就是被他偷吃了。但他老娘傾向于是被合作社坑了,于是讓他拿著糖回去維權,不把分量補齊了就不許回家。
當時我在他家門口聽著,緊張的小JJ都快尿了。他肯定是不愿意去維權唄,這相當于是耍無賴。但他老娘不管那套,噼里啪啦的一頓鞋底子把他扇了出來。
那天下午我倆在胡同口兒快愁死了,比“少年維特”還要煩惱。話梅糖已經(jīng)吃了兩塊,人家還能給退嗎?可如果不退,上哪兒弄這一毛錢去啊?
最后好像是我出的主意,到合作社門口等著,等有人拿著話梅糖出來的就過去要糖紙。湊足兩張之后往里邊包上小石子,這樣就能冒充糖塊進去退了,然后再把紅糖補齊分量。
我們兩個天才兒童真的就這么干了,很順利的討到了糖紙,自我感覺偽造的很像,于是大搖大擺的進去要換糖。合作社大姨沒說什么,顛了一下紙包,捏了捏就給我們換了紅糖。
我們倆高興極了,絕對的興奮溢于言表啊,就差相互擊掌慶祝犯罪成功了。但就在我們扭頭要走的時候,大姨把我倆叫住了,拿著兩塊糖扔進了紙簍,然后指著他胳膊上的鞋印子說:就這一次,下次我就不給你們換了。
這件事過去40多年了,每次吃到話梅糖都能想起當年,也說不清是什么感受。合作社大姨很善良,我們倆很幸運,但那個年代似乎有點兒荒誕……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chǎn)相關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