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正觀新聞報道,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網站近日發(fā)布消息說,俄總統(tǒng)普京當天簽署了關于俄方與烏克蘭談判代表團人員組成的命令,俄總統(tǒng)助理梅金斯基擔任代表團團長。消息說,代表團成員還包括俄副外長加盧津、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總局局長科斯秋科夫、俄國防部副部長福明。此外,普京還批準了俄方與烏方談判的專家名單,包括俄外交部獨聯體事務二司司長波利修克、俄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總局副局長舍夫佐夫等4人。
其中,國際社會關注度最高的,則集中在這名“科斯秋科夫”身上,甚至西方國家將其稱為是普京安排的“間諜”。科斯秋科夫就職于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但其負責的是情報總局,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情報機構之一。俄烏沖突之前,他曾作為敘利亞軍事行動的主要指揮官,主導針對極端組織的情報戰(zhàn)。在過去三年的沖突里,科斯秋科夫可以說是俄軍作戰(zhàn)指揮系統(tǒng)的核心人物,普京安排他參與談判的目的,就是將戰(zhàn)場動態(tài)直接轉化為可以談判的籌碼。
俄總統(tǒng)普京(資料圖)
在西方情報圈,GRU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情報機構之一”,以其執(zhí)行高風險行動的能力而聞名。最近俄羅斯已經在庫爾斯克的戰(zhàn)線中取得了成果,烏東區(qū)域有大約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均已被占領,科斯秋科夫就可以通過前線傳回來的數據精準評估俄羅斯的優(yōu)勢,以此作為影響談判的籌碼。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軍事情報機構GRU在普京執(zhí)政后地位不斷提升,與蘇聯時期KGB主導政治影響行動不同,現在的GRU已擴展到網絡戰(zhàn)、心理戰(zhàn)和秘密行動等多個領域。
2022年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伊斯坦布爾談過一次,當時俄軍突然減少對基輔的進攻,后來發(fā)現是總參謀部根據戰(zhàn)場情況調整的策略。這次讓科斯秋科夫來談判,就是要把這種打仗和談結合的方式固定下來。澤連斯基以為能和普京面對面談,結果俄羅斯早把談判分成好多小部分,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專人負責。他們就像在拼拼圖,把軍事、外交、技術這些拼在一起,澤連斯基本來想平等對話,結果俄羅斯早把談判變成了一場精密計算的游戲。
科斯秋科夫(資料圖)
再從整體談判布局來看,總統(tǒng)助理梅津斯基作為首席談判代表,負責傳達普京的政治訴求,守護談判底線;外交部副部長加盧津主導外交議題和國際輿論把控,與第三方溝通并準備談判破裂的外交托詞;科斯秋科夫則從軍事和情報角度為談判提供支撐,與其他成員形成了一個緊密協作的談判體系。
不過,之前美西方和烏克蘭一直盼著普京親自去土耳其談判,但這次普京沒去。為啥呢?其實也挺好理解的。俄烏雙方現在互信基礎差得很,談判立場也差得遠,現在直接談大問題還不現實。只能先從技術性的小問題開始談,慢慢來。普京要是這時候去,有點操之過急了。等談判談得差不多了,該簽正式協議的時候,普京再去也不遲。
烏總統(tǒng)澤連斯基(資料圖)
澤連斯基原本以為能和普京面對面談,結果等來的全是俄方官員。西方媒體都在說科斯秋科夫是普京派來的“間諜”,專門用戰(zhàn)場數據壓烏克蘭。其實俄羅斯早就算好了,普京不出面既能避免被輿論攻擊,又能通過團隊把軍事優(yōu)勢轉化成談判籌碼。現在談判還沒結果,但俄羅斯已經擺明態(tài)度:要么接受現狀,要么戰(zhàn)場上見分曉。烏克蘭這邊只能靠西方支持撐著,但澤連斯基本次被兩國領導人放鴿子,面子上肯定不好看。接下來怎么談,還得看俄軍在前線還能拿下多少地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