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在大理州云龍縣苗尾鄉魯羌社區的人民公園里、苗尾廣場上,孩童們追逐嬉戲,老人們圍坐在花壇旁話家常,廣場舞曲的旋律與人們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幸福宜居新畫卷。
“以前沒有廣場和公園,我們便三五好友相約,在路邊的空地上湊合跳跳廣場舞。現在家門口就建好了公園,不僅美化了環境,還為我們提供了休閑場所,我們的鄰里關系也更親近了。”魯羌社區群眾周學順感慨地說。
魯羌社區是苗尾水電站移民集中安置區,搬遷初期面臨基礎設施薄弱、公共空間不足等問題。為了讓移民群眾搬得來、穩得住、能致富,真正由“移居”變“安居”,社區積極向上匯報,加大項目和資金爭取力度,積極謀劃并組織實施了一批群眾期盼已久的移民后期扶持項目,總投資1649.94萬元的“美麗家園·移民新村”建設項目于2024年12月啟動,重點在社區實施特色街道景觀改造、100余處門前花壇建設及3個口袋公園打造。
魯羌社區通過“見縫插綠、拆違建園”,將閑置邊角地、廢棄宅基地等因地制宜修建成小花壇、打造成口袋公園,花壇用于綠化和種植蔬菜,口袋公園則增設健身器材、休憩長椅,完善道路、路燈等配套設施,并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讓移民群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美好愿景變成了現實。
截至今年4月底,魯羌社區已建成口袋公園2個、改造門前花壇50余處,惠及群眾1500余人,其中移民群眾655人。“這些小公園、小花壇為社區增添了一道道亮麗風景,大家常聚在這里聊家常、議村務,生活在這里越來越舒心。”看著眼前這個美麗宜居的社區,移民群眾對未來新生活有了更多美好的憧憬和期盼。
近年來,苗尾鄉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突出宜居、宜業,聚焦民生福祉、項目建設、基層治理,搶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將門前花壇和口袋公園建設作為人居環境提升、社區治理優化的突破口,讓方寸之地成為繪就移民新生活的“點睛之筆”。苗尾鄉黨委副書記楊瑞標介紹,下一步,苗尾鄉將探索“景點+產業”模式,引入溫泉康養、生態養殖等新業態,讓“小景觀”持續釋放“大能量”,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紅利惠及更多移民群眾。( 字梅霞 曠宏飛)
來源:大理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