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發表聯合聲明后,澤連斯基表態:
我聽了中國的話沒打莫斯科,破壞紅場閱兵。
最近澤連斯基突然拋出個大新聞,說烏克蘭本來計劃在 5 月 8 號到 10 號對莫斯科動手,結果因為中國的建議取消了。
這時間點選得特別微妙 ——5 月 9 號可是俄羅斯紅場閱兵的正日子,每年這時候俄羅斯都跟繃緊的弦似的,防空部隊進入一級戒備,莫斯科全城斷網封城,連手機信號都掐了,就怕出點啥幺蛾子。
澤連斯基這話說得好像中國一句話就按住了烏克蘭的導彈但事實真就如此嗎?
先說說這事兒的背景,今年 5 月,中國和巴西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明確支持俄烏直接對話,呼吁盡快開啟談判。
澤連斯基這時候跳出來說 “聽了中國的話”,其實是在給自己的停火提議找背書,他心里打的算盤很清楚:俄烏沖突打了三年多,烏克蘭的家底快拼光了,西方援助也開始縮水,這時候急需找個臺階下。
而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俄烏之間保持中立,說話有分量,澤連斯基巴不得把中國拉進自己的 “和平陣營”,好給俄羅斯施壓。
但這里面有個關鍵問題:中國真的直接要求烏克蘭暫停行動了嗎?從公開信息看,中方確實在紅場閱兵前后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但并沒有像澤連斯基說的那樣 “直接下令”。
根據烏克蘭自己的說法,他們是在收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 “安全信號” 后,才決定收手的。說白了,這更像是一種外交默契 —— 中國不希望局勢在敏感時刻升級,烏克蘭順勢賣個人情,既能展示自己 “配合國際社會”,又能為后續談判爭取籌碼。
俄羅斯這邊的反應就有意思了,5 月 9 日紅場閱兵當天,普京在演講中特意提到 “英勇的中國人民”,還罕見地用了 “英勇” 這個詞,這在俄羅斯的外交措辭里可不多見。
表面上看,這是在感謝中國在閱兵期間的支持,但實際上是在向烏克蘭傳遞一個信號:中俄關系穩如泰山,別想在中間撬縫。
更絕的是,俄羅斯在閱兵期間把 S-400 防空導彈、“亞爾斯” 洲際彈道導彈這些大殺器全拉出來遛了一遍,甚至首次展示了 “天竺葵 - 2” 攻擊型無人機,明擺著告訴烏克蘭:想搞事?先問問我的導彈答不答應。
澤連斯基這招 “借中國刷存在感” 其實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他確實通過提及中國,讓烏克蘭的停火提議獲得了更多國際關注,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
但另一方面,他也暴露了烏克蘭外交的脆弱性 —— 當美國開始縮減援助、歐盟在能源問題上搖擺不定時,澤連斯基只能抓住一切可能的稻草,甚至不惜拿中國當工具人。
更尷尬的是,烏克蘭前腳說 “聽了中國的話”,后腳就被曝出偷偷從中國進口大量民用無人機改裝成武器,這種 “又當又立” 的操作,讓中方很是被動。
再往深了看,這事兒折射出俄烏沖突背后的大國博弈,中國和巴西聯合聲明的核心,是推動俄烏直接對話,而不是支持某一方的停火條件。
俄羅斯堅持 “不設先決條件談判”,烏克蘭則要求 “先停火再談”,雙方的立場就像平行線,根本碰不到一塊兒。
澤連斯基把中國拉進來,其實是想把水攪渾,讓俄羅斯在國際輿論上更被動。但他可能忘了,中國一貫主張 “不選邊站”,這種明目張膽的政治操弄,反而會讓中方更加謹慎。
最后再說說土耳其談判的事兒,澤連斯基本來想借著中國的東風,在土耳其和普京直接談,但普京根本沒搭理他,只派了個代表團應付差事。
俄羅斯的態度很明確: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別想拿到。澤連斯基這才慌了神,臨時變卦說 “不出席談判”,結果被俄方嘲諷為 “小丑和失敗者”。
這出鬧劇背后,是烏克蘭在國際棋局中的無奈 —— 當西方援助不再無條件,當俄羅斯鐵了心打持久戰,澤連斯基的 “表演” 只會越來越難收場。
總的來說,澤連斯基這波 “向中國邀功” 的操作,本質上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外交秀。他既想利用中國的影響力施壓俄羅斯,又想在國內和國際上塑造 “和平追求者” 的形象。
但現實很骨感:俄烏沖突的根源不是靠幾句漂亮話就能解決的,中國的調解作用也不是他能隨意綁架的。
最終,這場博弈的結局,還得看戰場上的真刀真槍,以及大國之間的戰略權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