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刷X(原來的推特)時看到個爆了的帖子:美國環保局局長李澤爾丁公開表示,自己要推動取消新車標配的“自動啟停”功能。他的理由很簡單——“大家都討厭他。”
光這一句話,24小時內就收獲了800多萬次瀏覽,十萬多轉發,還有快十萬個點贊。這數據放在汽車圈里,已經不亞于一次旗艦新車全球首發了。
講真,我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差點把手里的咖啡噴到方向盤上——這不就是我這幾年一直在吐槽的“偽環保”代表作之一嗎?終于,連美國人都受不了了?
自動啟停到底為誰服務?車企說省油,用戶說:你別管我!
自動啟停這玩意最早是打著“節能減排”旗號上的車,尤其是隨著排放法規一波接一波,各大車企像中了邪一樣,爭先恐后地把這個功能塞進車里。你不管是十萬級別的合資小車,還是三四十萬的進口SUV,統統給你標配上。
說白了,是為了滿足那張“排放成績單”,而不是為了讓你我開車更舒服。
我自己親身體驗過不下十臺帶這功能的車,一上車第一件事就是在中控上摸那個“OFF”按鈕。不是我矯情,是真的用著難受——尤其在高溫天或者南方濕熱環境,發動機一熄火,空調跟著斷電,那感覺像是被人關進了蒸籠。
當然啦,也不是所有人都討厭。有的人對那一兩秒的重新啟動震動沒啥感覺,有的人習慣了城市紅綠燈等十幾秒,也懶得管。但你真去問問那些長期開車上下班的人,90%以上的反饋都會是:“我用不上這功能。”而且多數人一買完車,第一件事就是找方法把自動啟停徹底關掉——不是一次性,而是永久性。
真省油?也就幾毛錢的事,卻換來幾千塊的隱患
你可能會說,“這東西省油啊,紅綠燈停下來那幾秒,不用發動機就能少燒點油,何樂而不為?”我不否認在實驗室條件下,確實能測出一點油耗下降。但問題是,這種下降,是“理論上的幾毛錢”,還是“現實中的千元維修費”?
我有位哥們,開的是一臺德系品牌中型車,某天起動機突然趴窩,4S店一檢查,說是啟停頻繁啟動磨損嚴重。報價?接近8000塊。這要是擱老款傳統車上,起動機一用就是十年八年,誰聽說過三年就壞的?
自動啟停這個功能的邏輯是:每次車子剎停超過幾秒,發動機自動熄火,然后你一松剎車,重新點火。這一個來回,起動機就得拼命干活。一趟早高峰幾十個紅綠燈下來,發動機就跟打了雞血一樣啟動幾十次。你說這對機械部件的磨損能不加快?
再往深一點講,它對電瓶的損耗也不小。很多車型為了應對頻繁啟停,配的都是“增強型”或AGM電瓶,價格自然比普通電瓶貴不少。可惜,多數車主并不知情,等哪天發現電瓶壽命異常短,還以為是自己忘了關燈。
空調不給力,熱得你懷疑人生
自動啟停最讓人吐槽的點,其實不是發動機啟動時的震動,而是空調系統的“罷工”。
你要知道,絕大多數燃油車的空調壓縮機,是靠發動機帶動皮帶驅動的。也就是說,只要發動機熄火,壓縮機就停工。而這時候你坐在車里,哪怕外面三十多度,里面空調出風口立馬變成“常溫送風”。你說你坐得住,我反正是坐不住的。
除非你買的是混動車型,或者那種帶電動壓縮機的車型,否則空調一斷,整個人都要“上頭”。
夏天開車堵在北京三環,外面車水馬龍,我一腳剎車停下,發動機自動熄火,不出5秒鐘就能感受到車內溫度肉眼可見地飆升。想重啟空調?不好意思,得先松剎車讓發動機重新啟動。那一刻我真的懷疑,是不是我花了幾十萬買了輛“自動蒸籠”。
美國人能喊停,我們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
美國這次提出要取消自動啟停功能,我覺得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他們可能終于意識到,環保不該靠強制功能搞“數字游戲”,更不能犧牲用戶體驗去換政績數據。
但反觀國內,現階段大部分廠商仍然選擇默認開啟自動啟停,哪怕很多用戶根本不需要它。原因也很現實,環保法規要求越來越嚴,車企只能從這些小功能上“擠牙膏式”地湊指標。至于你用著方不方便?抱歉,先不在考慮范圍內。
不過我們真的不能一直這么下去。環保固然重要,但技術進步的前提是“以人為本”。就像智能手機不再強制預裝某些APP一樣,汽車也該尊重用戶的操作習慣。你可以配備這個功能,但別默認開啟,給車主留一個“自由選擇”的權利,很難嗎?
寫在最后:別再用“偽智能”惡心用戶了
我一直有個觀點:真正好的科技,是在你不知不覺中改善你的生活,而不是讓你每天第一件事就想著“怎么把它關掉”。
自動啟停,本質上不是錯。錯的是“強迫式設計”,錯的是“只考慮測試數據、不考慮用戶感受”的那套思維。
美國人這次說“大家都討厭它”,終于說出了大實話。如果國內車企還不打算改變,那也沒關系,用戶的手指會說話。你不讓我們關,我們就自己想辦法刷隱藏,甚至去第三方改裝。到頭來,多了麻煩,失了口碑,還得用戶背鍋,這買賣,真的劃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