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凱歌籍籍無名那些年里,是倪萍堅定地支持、陪伴著他,倪萍做夢都想嫁給他,可他功成名就后,卻與陳紅組建家庭。
結(jié)束8年感情后,倪萍從不公開評價陳凱歌,卻在書里寫著,那8年是喪失自我和尊嚴的8年,令默默付出的她成了笑柄。
然而,倪萍此生“最恨”的人,竟然不是陳凱歌,而是深愛她的王文瀾,王文瀾到底做了什么,被她記恨了大半輩子?
生命退化、靈魂投降、踐踏秩序
成名以前,倪萍曾有過一段婚姻,丈夫是圈外人,婆家人的思想保守,接受不了女人在外“拋頭露面”,要求她辭掉工作,回家相夫教子。
從小就沒有安全感,只能跟姥姥相依為命的倪萍,不愿放棄自己的事業(yè),更不想寄人籬下,害姥姥在外也抬不起頭,于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跟丈夫離婚。
吃過一次虧后,她并沒有“長記性”,又跟家教很嚴的郭達走在一起,郭達的父母嫌棄她離過婚,在家庭壓力下,這段感情也走到了盡頭。
不管是不知名的前夫,還是有名的郭達,都沒有對她造成太深的傷害,直到遇到陳凱歌,她才知道自己可以活得那么沒有尊嚴。
那時候的她已是知名主持,陳凱歌卻籍籍無名,她知道陳凱歌有才華,從來沒有放棄過這段感情,即便沒有結(jié)婚,也承擔了兒媳的責任。
可她的付出,并沒有感動陳凱歌,她苦苦等了8年,也沒等來陳凱歌的求婚,反倒在分開后不久,得知陳凱歌要迎娶陳紅的消息。
體面的她從來不談那段感情,也沒有說過陳凱歌與陳紅的是非,僅僅在書里“評價”了那段令她痛苦不堪的日子。
回憶那8年經(jīng)歷時,她形容那是一段“破壞秩序”“生命退化”“靈魂投降”的日子,沉重的十二個字,將她的屈辱與傷痛,表達得淋漓盡致。
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多,她也逐漸釋懷了,即便是曾經(jīng)傷她很深的陳凱歌,她也不再記恨,真正令她放不下“怨恨”的,另有其人。
踏實的丈夫竟不是靠譜的父親
經(jīng)歷了三段極其失敗的感情后,倪萍對愛情和婚姻,已經(jīng)不抱有任何期望了,尤其是與陳凱歌在一起那幾年,她后來無數(shù)次想起,都覺得那是一段完全喪失尊嚴的日子。
可命運就是這么愛捉弄人,她決意不再結(jié)婚后,又遇到了一個特別好的男人,是朋友介紹給她認識的王文瀾,一個大名鼎鼎的攝影師,不僅有才華,還特別體貼,令她動了心。
與陳凱歌在一起那8年,她努力扮演著好妻子、好媳婦,就為了等待那一句“你愿不愿意嫁給我”,到最后也沒等到,跟王文瀾在一起才四個月,她就等來了“樸實但浪漫”的求婚。
王文瀾問得非常直接,問她有沒有什么要求,她說想把姥姥接過來一起住,因為她在姥姥身邊長大,必須孝順姥姥,王文瀾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還給她準備了“驚喜”。
原來,王文瀾了解過她的成長經(jīng)歷,知道她有一個“重男輕女”的媽,也知道她被母親和哥哥傷得很深,世界上唯一的牽掛就是姥姥,不管走到哪里,她都得負責姥姥的養(yǎng)老。
王文瀾直接買下一塊地,蓋了一座占地兩千平米的四合院,讓她把姥姥接過來一起生活,她見王文瀾如此“有心”,心里感動得不行,這才有勇氣步入婚姻,還生了個兒子。
然而,王文瀾只是個好丈夫,卻不是個負責的爸爸,兒子患病期間,王文瀾想的不是竭盡全力帶兒子治病,而是及時止損,這對身為母親的倪萍來說,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
生兒子的時候,倪萍已經(jīng)39歲了,她知道這個孩子來之不易,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不能放棄孩子,甚至因為孩子的病,跟王文瀾離了婚,這是她心里永遠的恨。
苦難打造的女強人
倪萍的兒子剛滿月,就被醫(yī)生告知患有白內(nèi)障,按照當年的醫(yī)療技術(shù),治好的概率微乎其微。
央視主持人的收入,根本不夠醫(yī)療費,再加上王文瀾的反對,她只能去拍電影賺錢。
正是這次轉(zhuǎn)行,讓她的事業(yè)更加輝煌,她成了影后,還認識了現(xiàn)任丈夫楊亞洲。
可她從來不覺得高興,她寧愿不要影后獎杯,也不要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只要兒子能健康。
她記得特別清楚,帶兒子去美國看病,往返的機票很貴,她只買得起經(jīng)濟艙,為了省點錢,謊稱兒子只有一歲多。
十幾個小時的旅程,她努力把兒子抱在懷里,實在抱不動了,就把厚外套鋪在地上,把兒子放在腳邊睡覺。
本身醫(yī)療費就貴,費城的住宿成本又高,哪怕是最破的酒店,一晚上也要800人民幣,所以復查完以后,她就得立刻帶著兒子回國。
每次去檢查,她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醫(yī)生告訴她,兒子不行了、沒救了,她也只能坦然接受。
好在命運對她沒那么殘忍,醫(yī)生把她兒子的病治好了,叮囑她說,等兒子結(jié)婚的時候,來復查一下就好了。
喜極而泣的她,含著眼淚跟兒子開玩笑說:“小虎啊,媽媽真害怕復查,不想再來這個地方了,你60歲再結(jié)婚吧!”
兒子患病的時候,倪萍對兒子“言聽計從”,她自己都覺得“太過”,兒子病愈后,她開始聯(lián)系老師,教兒子練字、游泳、彈琴。
她的生活越來越幸福,但拍的戲還是很苦,朋友都好奇她拍那些“苦情戲”,會不會勾起傷心事,導致情緒更壓抑。
她卻說拍這種戲是釋放,有了之前的種種經(jīng)歷,她再拍這些情緒大開大合的戲,實在游刃有余,她說得輕松,聞?wù)邊s已落淚。
最后,總有年輕人說倪萍活得通透,看待事物一針見血,殊不知這些“能力”,都是在血淚中鍛煉出來的,她自己也說這種能力,寧可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