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關稅戰,從美股到美元再到美債,美國金融市場遭遇多次 “過山車” 式的震蕩。30 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錄得數十年來最大單周漲幅,“避風港” 地位受到質疑。目前,美國國債總額已超過 36.8 萬億美元。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近期發布一份報告,警告美債的“龐氏騙局”正在進入瀕臨破產的前夜。
長期以來,美國通過不斷發行國債來籌集資金,政府預算赤字年年增加,截至2024年末,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率超過123%,赤字率高達 6.36%,遠超過60%和3%的國際警戒線。為了支付現有債務的利息,美國必須不斷 “借新還舊”,這種做法,與龐氏騙局的 “滾動資金”模式頗為類似。高額債務疊加高利率,美國的償債壓力日益加劇。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聯邦政府 2024 財年債務利息支出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這一數字首次超過了國防支出,成為政府的第三大支出項目。
隨著關稅戰全面打響,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不斷提升,美債風險也越來越大。高關稅推高通脹,高通脹需要高利率來控制,高利率帶來美債的高收益率,高債務則帶來經濟高風險。目前,美國國家債務已經超過36萬億美元,高關稅恐將成為壓倒美債的“最后一根稻草”。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美國2025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 1.8%,在發達經濟體中下調幅度最大。而經濟增長放緩將影響美國政府償債能力,甚至陷入債務市場的死亡螺旋”。報告指出,隨著美債風險攀升,市場對美元資產信心下滑,美元地位遭沖擊,可能對美元流動性和國際貿易投資體系造成影響。
5月16日,穆迪在美股閉市后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最高的“Aaa”,下調一級至“Aa1”,理由是美國財政赤字不斷擴大,以及聯邦債務負擔沉重。 此前,標普全球和惠譽分別在2011年和2023年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穆迪的宣布,也意味美國失去最后一個最高信用評級。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國內工業能力因經濟金融化而空心化。特朗普打貿易戰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過加征高額關稅大幅抬高外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售價,降低其競爭力,促使美國消費者減少購買,從而助力本土商品奪回市場份額,推動美國制造業實現復興。
同時,特朗普寄望于全球性的貿易戰引發資本恐慌,促使各國資本將美國視為“避風港”,大量涌入美國投資,以此緩解美國債務壓力,鞏固美元的國際地位。然而,特朗普的如意算盤卻全部落空了,關稅戰推高美國企業的制造成本,而且工藝,工人,原料,產業布局也不是短期內能夠解決的。更為要命的是,美國的股市,債市,匯市慘遭“三殺”,美債收益率大漲,這也推高了美國還債的成本。
據開源信息顯示,2025年全年,美國將到期的國債總額將高達9萬億美元,而在6月底之前到期的金額就有6.5萬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利息。對于特朗普來說,當務之急就兩個字—“搞錢”。特朗普的中東之行,獲得了沙特6000億美元和卡塔爾2430億美元投資承諾,以及還有與阿聯酋敲定的2000億美元協議。表面上,特朗普此行收獲滿滿,但在石油美元不脫鉤和增持美債,這兩個重點問題上卻并未得到任何承諾。
結束中東之行后,特朗普表態愿前往北京求援,并且剛剛取消一項禁令。特朗普在接受美國??怂剐侣勗L問時談到,稱自己愿意訪問中國,親自到北京和中方就貿易問題和外交問題進行商討,并且還強調,中美關系至關重要。特朗普主動釋放訪華的信號,顯然是對華伸出橄欖枝,暗示希望中方給他一個臺階下,促成中美元首會晤。至于特朗普想談的話題,顯然并不只是貿易和外交問題,而是在美債等金融問題上尋求援手,幫助美國穩定金融市場。例如,開放資本市場,增持美債,至少不要繼續大幅拋售美債。
目前,中方尚未正面回應特朗普的訪華意愿,顯然是在評估他的誠意。因此,他不僅大談中美就關稅問題上達成協議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而且剛剛還取消了針對人工智能發展所用半導體芯片出口禁令,從而維持對華銷售。這是特朗普政府一次重大政策轉向,其目的是希望中方伸出援手,最主要的是幫助美國度過下個月的難關。但特朗普想要獲得中方的支持或配合,可能還需要展現更多的誠意,特別是要明確表態反對“臺獨”,支持中國人民的統一事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