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實話告訴我,到底是毛澤東派你來的,還是聶榮臻派你來的?”這是1948年11月,遼沈戰役結束后不久,傅作義剛剛接到蔣介石從南京打來的電話,要求他立即前往南京開會。
就在傅作義匆匆收拾行李的時候,一抬眼,傅作義看到女兒傅冬菊正站立在門口,定定看著忙碌的爸爸,欲言又止。
眼看著父親的各種行李和文件都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傅冬菊咬咬牙,像下定了決心一般堅定說道,爸爸,共產黨希望與你再次合作,和平解決平津問題。
女兒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傅作義頓時警醒過來。他再次抬頭看了看女兒,忽然覺得站在他面前的傅冬菊,既熟悉又陌生。
一時間,傅作義有點拿不準,不知道女兒是受軍統人員指使來試探他的真實想法,還是女兒真就是共產黨派來的說客,這才帶著滿腹疑問,語氣明顯加重地向著女兒質問道。
面對父親的步步緊逼,傅冬菊知道,此時隱瞞已經沒有意義,遂直接回答道,我是毛澤東派來的。
傅冬菊的這個回答,讓傅作義一下子愣在了原地,但是,短暫的考慮之后,傅作義仍然決定先去南京開會回來再做理論。
此時的傅作義哪里知道,他的女兒傅冬菊早已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在傅冬菊的極力勸說之下,北平和平解放,傅冬菊作為北平和平起義的功臣之一,直接挽救了北平無數珍貴文物和二百萬城內百姓的生命,居功至偉。
那么,身為國民黨高官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參加革命工作的光明道路上呢?
父女不同心
1924年12月,擔任晉軍第4師師長的傅作義,剛剛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嶄露頭角,此時的他,可真是雙喜臨門,因為他的寶貝女兒傅冬菊也在此時出生了。
從小就住在傅家公館的傅冬菊,生活是富足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在父母愛的懷抱中,傅冬菊的生命里只有愛與幸福。
可惜的是,這樣幸福無憂的生活并沒有持續多久,抗日戰爭就全面爆發了。
那一年,傅冬菊只有13歲,正是上學讀書的年齡,卻一次次在傅公館的樓下街道上目睹了日軍的一場場暴行。
有一天,傅冬菊眼睜睜看著一名正在街道上行走的學生,無緣無故就被日軍的刺刀劃傷,頓時那個學生的手臂鮮血直流,日本兵卻對著驚慌失措沒命逃跑的學生哈哈大笑。
日軍的這殘暴血腥的一幕,讓看在眼里的傅冬菊怒火中燒,卻又無能為力。
從那一刻起,一顆愛國愛和平反侵略反壓迫的種子,就在傅冬菊的心里扎下了根。
1941年前后,國內大部分城市都成為了日寇鐵蹄踐踏下的淪陷區,為了躲避戰火,傅冬菊來到了重慶,就讀于重慶南開中學。
正是在南開中學讀書期間,傅冬菊接觸了早期馬克思主義,還積極參加學生們組織的抗日愛國活動,又加入了中共領導的由進步青年組成的抗日社團——“號角社”。
面對女兒的這些愛國進步行動,身為父親的傅作義卻滿臉憂慮,他皺著眉頭對女兒說道:爸只希望你平平安安的,這些很危險,你要慎重。
聽罷爸爸的教誨,平生第一次,年輕的傅冬菊分明覺察到了,關于家國大義,關于民族情懷,父女之間有了分歧。
18歲那年,傅冬菊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昆明西南聯大英語專業。
進入大學以后,傅冬菊對待學習,一如既往的刻苦努力。在自家的花園里,早早就起床的傅冬菊,一定會在花園里找個僻靜的角落,大聲朗讀英語課文,發音清晰又標準。
可是,愛學習的傅冬菊,也愛到處參加各種進步民主活動。每當這個時候,傅作義總是皺眉勸說道,女孩子家,安穩待在家里才是正理,外面兵荒馬亂的,能有什么好去的。
母親站在一旁,也跟著附和。
然而,此時的傅作義哪里知道,多次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的傅冬菊,已經被我黨的地下組織吸收為“據點”成員。
隱秘情報員
1945年12月,傅冬菊在昆明加入了中共外圍組織——民主青年聯盟。
大學畢業的時候,胡適曾勸說傅冬菊出國留學:“冬菊啊,以你的才學,出國留學定能有更大的發展,我可以幫你聯系國外的名校?!?/p>
面對老師胡適如此熱心之舉,傅冬菊滿心感激,但她接著就用堅定的眼神看向胡適,而后輕聲說道,胡先生,真的很感謝您的好意,不過,我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所以只能辜負您的期望了。
聽罷傅冬菊的回答,胡適微微一愣,很顯然,傅冬菊的回答,讓他出乎意料。
不過,胡適很快就微笑著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欲言又止,終是帶著微笑慢慢走出了教室。
此時的胡適哪里知道,即將畢業的傅冬菊,已經明確知道自己的去處,那就是回到父親的身邊,暗中獲取國民黨高層的重要情報,然后將情報秘密送出。
因此,1946年夏,傅冬菊在西南聯大畢業之后,就到天津《大公報》報社擔任副刊編輯,在父親的身邊工作。
1947年11月15日,這個普通的一天,對于傅冬菊來說,卻意義非凡,因為就在這一天,傅冬菊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當面對著鮮艷的黨旗,舉起宣誓的右手,緊緊握著拳頭的時候,那一刻,傅冬菊自豪極了,興奮極了,也感覺那一刻莊嚴神圣極了。
從這一天開始,傅冬菊就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她等待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如今,終于夙愿得償,你教他如何不喜悅激動萬分?
自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來,傅冬菊陡然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擔子更重了,任務也更艱巨了。
在戎馬倥傯的歲月里,為了家人的安全,傅作義早已將妻子送到了香港生活。而此時,長大成人的自己最愛的女兒能夠回到自己的身邊工作,和自己朝夕相處,這對于整天置身炮聲隆隆戰場的傅作義來說,不啻是最大的安慰和溫暖了。
傅作義哪里知道,每天進進出出自己房間,和自己閑閑聊天,為自己端茶遞水的女兒傅冬菊,竟然是以此為由頭,來打探竊取國民黨的重要情報,精準把握傅作義的真實心理變化過程的。
自1946年至1948年間,傅冬菊多次利用自己身份的特殊,為多名共產黨員弄到了華北剿總便箋紙。
這種便箋紙,讓中國地下黨員可以自由進出重重關卡設置的華北城市,為地下黨員傳遞情報、開展地下工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此外,傅作義的辦公室就在家中的一處偏房內,每次傅冬菊工作之后回家,總會第一時間沏上一壺馨香的香片茶,準備一盤精美的點心,而后正大光明進入傅作義工作的辦公室。
每當傅冬菊來到傅作義辦公室門外的時候,守在門口的警衛都會恭恭敬敬向她行禮,而后親手將傅作義辦公室的門打開,請傅冬菊進入。
她是傅將軍的千金大小姐,哪個警衛員敢阻攔?
當傅冬菊進入辦公室,常常會看到傅作義正和下屬們商討軍事機密和軍事行動,桌子上是攤開的機密文件。
這時候,傅冬菊都會裝作不經意間慢慢靠近打開的機密文件,然后以整理桌子整理文件為由,用眼睛迅速掃過文件,將關鍵信息牢記在心。
之后,傅冬菊又會端著盤子,裝作若無其事地走出父親的辦公室。
在這之后,傅冬菊就會找一個借口,趁機溜出門,來到接頭的秘密角落,將剛剛獲取到的重要情報,迅速傳給前來接頭的同志。
除了傳遞重要情報,傅冬菊還有意無意地在與父親談話的時候,將進步民主思想潛移默化灌輸到父親的腦海里。
平津戰役初期,國民黨方面破獲了共產黨在北平的市委電臺,抓捕了幾十名共產黨人。
傅冬菊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心急如焚,她一次次做父親的思想工作,最后,這些被抓獲的共產黨人,傅作義并沒有將他們嚴刑拷問。
這次事件,讓我黨看出了傅作義將軍內心的動搖,于是,在遼沈戰役結束之后,吃了敗仗的蔣介石,打電話讓傅作義火速到南京去開會這個關鍵時間節點,傅冬菊決定必須和父親好好談一談了。
功成拂手去
那日,在父親出門前,傅冬菊一反常態直接在門口攔住了父親,而后直截了當問道,爸爸,共產黨希望與你再次合作,和平解決平津問題。
面對女兒突如其來的這一問,傅作義一下子愣在了原地,這之后,傅作義表情嚴肅地看著女兒的眼睛,質問道,“你實話告訴我,到底是毛澤東派你來的,還是聶榮臻派你來的?”
傅作義之所以有此一問,實際上更多是擔心女兒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洗腦,卻哪里知道,他的女兒早已是一名堅定而光榮的共產黨員了。
在此之前,地下黨負責人崔月犁已經專門找傅冬菊談過話了,希望她能為北平和平解放出一份力,因為北平城內的珍貴文物和二百萬居民,都在呼喚和平與安寧,希望遠離戰爭與動亂。
從南京開會回來的這一天,是11月7日。父親一回來,傅冬菊就高度關注父親的精神狀態。
傅冬菊注意到,接下來的幾天,父親的話明顯少了,給他端來的飯菜,他也吃得很少,精神高度緊張,家里的氣氛沉默壓抑。這樣的情況持續了整整十天。
十天后的一天,傅作義像做出了某種重大決定一般,突然對傅冬菊說了兩句話:托你那位同學,給毛澤東傳個信。不能留下任何痕跡,只能記在腦子里。
父女之間敞開心扉,走上了同一條道路之后,傅作義再次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我若投共,幾十萬弟兄的出路在哪里?冬菊,你實話告訴我,共產黨真的會保留我的部隊?
面對父親的疑惑與擔憂,傅冬菊悄悄地將一本《論聯合政府》遞到了父親的手中,又告訴父親,林彪已經托人帶話,只要同意和平改編,所有將領按原職留任。
這才打消了傅作義的心頭顧慮。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
當解放軍威武莊嚴的坦克轟隆隆駛過東交民巷的時候,傅冬菊站立在揮舞著紅旗的熙攘歡樂的人群中,熱淚盈眶。
北平能夠和平解放,傅冬菊起到了關鍵作用,在北平和平解放功臣名單中,傅冬菊赫然排在前列,就連毛主席都出言夸贊。
可是,在傅冬菊看來,這些都是身為共產黨員的她,應該做的事,并不值得向人夸耀。
因此,當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后,傅冬菊選擇離開北平,來到天津一家日報社做起了普通報刊編輯。后來,傅冬菊又來到云南,和幾個戰友們一起創辦了《云南日報》。
自1951年起,傅冬菊被調到《人民日報》工作。當上級領導詢問傅冬菊有什么要求的時候,傅冬菊輕輕搖了搖頭,微笑著回答道,我和其他同事沒什么不同,我就想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是啊,有自己熱愛的工作,有愛自己的丈夫陪伴在身邊,有三個可愛的孩子承歡膝下,此時的傅冬菊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她要的,不過是國家和平繁榮,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后來,傅冬菊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傅冬”。
晚年的傅冬菊,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看看書讀讀報紙養養花,雖然孩子們都在美國工作,她一個人也并不覺得孤單。
結語
2005年,傅冬菊生病住院,一張她和女兒們及親屬的合影,讓生活在和平時代太久的人們,又記起了這位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要貢獻的女英雄。
2007年7月,傅冬菊在北京離世,只有少數幾個親屬和戰友參加了她的葬禮,骨灰盒上沒有任何頭銜,骨灰盒的旁邊,放著一枚小小的黨徽,靜靜發散著微小卻奪目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