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總決賽打的如火如荼,再次啟用全外籍裁判陣容。
外籍裁判聯手執法,展開冠軍之爭。
外籍裁判能解一時之困。
但是,中國籃球裁判困局仍然需要刮骨療毒。
那么,這次換血是否能讓比賽順利進行?
中國男籃又將為觀眾帶來怎樣的精彩比賽?
北京時間5月19日,CBA總決賽第五場的硝煙還沒散盡,球迷們的手機就被各種消息刷了屏。
浙江廣廈在自家門口栽了跟頭,比賽最后兩分鐘鬧出來的動靜比比賽本身還熱鬧。
裁判吹哨子的事兒、俱樂部老板沖技術臺發火的事兒。
再加上籃協連夜開出的罰單,這些事攪和在一起,愣是把籃球比賽整成了連續劇。
要說這第五場球,最要命的就是第四節后半段。
當時場上比分咬得死緊,廣廈隊眼瞅著要打反擊快攻。
北京隊那個外援杰曼摔地上沒起來,胳膊肘子還掛著廣廈隊卡爾頓的腿。
場邊王博教練急得直跳腳,沖著裁判比劃要看錄像回放。
可裁判當時沒搭理這茬,等人家快攻打完才想起來暫停比賽看回放。
王教練氣得直甩手,結果吃了技術犯規。
更邪乎的是最后一分鐘那個判罰。
胡金秋帶球往里突,跟北京隊的邱天撞了個滿懷。
裁判哨子響得倒是利索,可手勢比劃的是走步違例。
慢鏡頭回放里看得真真兒的,邱天防守時候腳底下拌蒜,膝蓋還往上頂了頂。
廣廈這邊的人不干了,說裁判嘴里喊的和手上比劃的不是一碼事。
要說是進攻犯規吧,那防守人動作也不干凈。
要說是走步違例吧,裁判當時又沒說明白。
這種模棱兩可的判罰最要命,好比炒菜沒放鹽,看著像回事吃著不是味兒。
籃協這回下手挺狠,當天晚上就把處理結果貼出來了。
杭州賽區評先進的資格給擼了,廣廈俱樂部賬上直接扣了12萬。
老板樓明被罰得最慘,兩場比賽不讓進場,還得掏五萬塊錢。
當家球星孫銘徽也沒跑了,三萬塊罰款說交就得交。
這些處罰明面上說是整頓賽風賽紀,實際上也是給其他球隊敲警鐘。
甭管多大腕兒,規矩面前人人平等。
要說最讓人琢磨不透的,還得是第六場裁判的安排。
往常CBA重要比賽都是本土裁判組執法,這回籃協玩了個新鮮的。
三個裁判席上坐的全是外國人,韓國來的、土耳其來的、還有印尼來的,清一色的國際面孔。
這安排里頭學問大了去了,明擺著是對前面幾場本土裁判的工作不滿意。
就跟家里請客吃飯,嫌自己人做飯不好吃,專門從外頭請了大廚來掌勺。
用外籍裁判的好處大伙兒心里都門兒清。
這些外國裁判跟國內球隊沒交情,判起罰來不用顧忌人情世故。
人家常年吹奧運會、世界杯這些大賽,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
判罰尺度的把握就跟老中醫號脈似的,準頭足得很。
這么安排既能讓比賽更公平,順帶還能讓本土裁判跟著學兩手。
好比徒弟跟著師傅學手藝,多看多練才能長本事。
其實CBA裁判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
同樣的犯規動作,這場吹得嚴下場管得松,球員在場上打球就跟開盲盒似的。
這種時緊時松的判罰尺度最要命。
球員不知道怎么打球,教練不知道怎么布置戰術,球迷看得更是一頭霧水。
長此以往,比賽的公信力就跟漏氣的皮球似的,慢慢就癟了。
這次總決賽鬧出來的風波,說到底還是聯賽管理的老毛病給慣的。
籃協這次下狠手整頓,也算是亡羊補牢。
用外籍裁判這招雖然治標不治本,好歹能暫時壓住場子。
真要解決根本問題,還得從裁判培養體系、管理制度這些根子上動刀子。
就跟種地似的,光摘葉子不施肥,莊稼永遠長不好。
現在球迷們最關心的還是接下來的比賽。
說到底,比賽終究要靠實力說話,裁判因素再重要也搶不了球員的風頭。
球場如戰場,最后拼的還是真刀真槍的硬功夫。
主要信源
中華網——媒體人:CBA總決賽G6無中方裁判 韓國裁判加入引發關注
荊楚網——CBA開重磅罰單!孫銘徽被罰3萬,扣減浙江廣廈俱樂部聯賽經費12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