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決策投摘要:寵物經濟本質上是情感經濟的延伸。在人口結構變遷的背景下,獨居青年和銀發群體對情感陪伴的剛性需求,促使寵物從功能性動物向家庭成員轉變,并推動了消費場景的類人化升級。隨著“銀發經濟”和“單身經濟”的崛起,養寵需求不斷增長,為寵物經濟注入了強勁的增長動力,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1.重塑寵物“家人”角色的價值認同體系,寵入萬家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里,寵物以它們短暫卻熱烈的一生,陪伴我們走過生命中的一小段路,卻見證了無數至關重要的人生里程碑,讓我們的人生因為這份特殊的親情羈絆而愈發溫暖。人一生中過客無數,他們或短暫停留,或匆匆而過,即便是血濃于水的父母與子女,也終有各自的人生軌跡。寵物的日夜陪伴,給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情緒價值,它不會在意我們的成敗得失,只在乎我們是否安好,用純粹的愛,成為我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依靠,讓家的意義更加完整。
寵物經濟蓬勃發展的內核是寵物的“人格化、家人化”。這種情感的升華,讓寵物從單純的陪伴動物轉變為承載深厚情感寄托的“家人”。寵物經濟正是基于這一情感紐帶蓬勃發展,從提供高品質的寵物食品、個性化的寵物用品,滿足寵物的物質生活需求;到寵物醫療、保險,為寵物的健康保駕護航;再到寵物美容、攝影、寵物社交活動等,滿足主人與寵物之間情感互動、記錄美好回憶的精神需求。每一個細分領域,讓寵物真正融入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讓寵物經濟的內涵和外延得以不斷拓展和深化 。行業上游主要圍繞寵物繁育及交易;中游主要包括寵物食品、用品、藥品等;下游主要包括寵物醫療、美容、培訓等服務。
2.養寵需求持續釋放,寵物經濟產業規模較大
隨著中國城市化快速推進,養寵的需求持續釋放。一方面,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大,由于寵物具有可愛、乖巧又通人性等特點,很多年輕群體轉而飼養寵物作為情感的寄托;另一方面,老齡人口增多,空巢老人的養寵需求增加,寵物的家庭屬性進一步加強。根據派讀寵物行業大數據,2022年,中國寵物犬/寵物貓的數量分別為5119/6536萬只,同比變化5.7%/+12.6%。居民飼養寵物數量快速增長,推動了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的擴大。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預計為5928億元,同比增長20.1%。
分細分類別來看,根據歐睿數據,2024年,中國寵物食品/寵物用品零售市場規模分別為532.52/413.6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46%/6.8 8%。
養寵滲透率及單寵消費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根據《2023中國寵物行業發展趨報告》,2023年,中國/日本/德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的寵物滲透率分別為22%/28%/36%/40%/52%/57%/70%,中國的寵物滲透率仍較低。中國單只寵物的平均消費金額從2017年的1532元提升至2021年的2216元,隨著健康養寵觀念的普及和寵物消費類型愈加多元,在寵物方面的消費仍具有較大提升空間。
3. 行業格局仍分散,國貨崛起正當時
隨著Z世代成為養寵主力軍,消費習慣轉向線上,社交媒體和興趣電商崛起,國貨品牌憑借高性價比、精準營銷和透明化溝通,迅速崛起并反超外資品牌。國貨品牌的成功不僅在于填補中低端市場空白,還通過原料創新和品質提升,滿足消費升級需求,重構市場競爭格局。外資如瑪氏、雀巢在90年代初進入中國市場,成為了消費者教育的引領者,養寵習慣從用剩菜剩飯喂養寵物,過渡到用寵物糧喂養。也受益于當時的空白市場,外資品牌扎根于線下渠道,尤其是寵物醫院渠道,享受了10年的發展紅利。寵物經濟的機會也逐漸引起關注,國內代工企業開始發展。
但隨著深受互聯網、社交媒體影響的Z時代成為養寵主力軍,消費習慣在發生改變,從而促使銷售渠道及營銷方式變遷。銷售渠道從線下轉為線上,從貨架電商向興趣電商過渡。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在新一代消費者中普及程度最高,2023年9月24歲及以下用戶在B
站、小紅書、抖音的注冊用戶占比達39.7%、33%、22.5%,成為其重要的獲取信息來源及娛樂消遣方式。有別于傳統的廣播媒體,社交媒體使得用戶的信息獲取方式,從被動接受轉變為基于興趣主動定制;信息傳播方式從單向傳播轉為多元化互動傳播。在這種去中心化的
信息觸達模式里,信任機制從權威依賴轉變為社交驅動,消費行為變得更易受他人影響,更依賴于口碑、用戶評價及達人推薦,而且興趣更容易激發沖動性消費。因此,直接廣告營銷已難以觸動消費者,社交媒體要求品牌通過與消費者互動建立品牌,品牌與消費者直接的關
系變得更平等。
在消費習慣、銷售渠道與營銷方式發生深刻變革的時代浪潮下,國貨品牌敏銳地捕捉到了新的機遇,在市場中強勢崛起,反超外資品牌。國內的寵物食品、用品企業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與打磨,不僅技術走向成熟,在產品創新與迭代速度上更是遠超以往,而且相較于外
資品牌,有著更高的性價比優勢。營銷層面,國貨企業積極擁抱互聯網帶來的新時代機遇,精準把握 Z 世代養寵主力軍的消費偏好,深度融入社交媒體、興趣電商等新興渠道,與消費者搭建起更為直接的溝通橋梁,牢牢抓住了渠道紅利。它們通過達人推薦、用戶口碑傳播等方式,成功走進年輕一代養寵用戶的心智。
反觀外資品牌,產品理念固化,一味迷信自身品牌拉力,未能及時適應新媒體時代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在國貨品牌的猛烈沖擊下,市場份額節節敗退。以瑪氏為例,其市場份額從 2014 年的 16.5% 下降至 2023 年的 8.5%,雀巢更是從 6% 降至 3% ,頭部外資品牌整體市場份額也從 23%下滑至17%。
2018-2019 年麥富迪、瘋狂小狗憑借電商紅利,銷售額增速均超過70%;2020年后受疫情影響及消費習慣變遷影響,品牌進入洗牌期,借助社交媒體紅利,新銳品牌在2022年后開始放量,如誠實一口、弗列加特、鮮朗、藍氏的銷售額增速在2023-2024年之間均達到
50%-250%,躋身頭部品牌行列。而外資品牌在2022年后增速明顯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2024 年雖有所恢復,其中皇家增長最高達32%,但整體表現與國產頭部品牌仍有較大差距。
按2024年頭部國貨品牌的電商銷售增速推演,我們預計2029年國貨品牌將占領四成以上市場。國貨品牌強勢崛起,不斷蠶食外資品牌的市場,實現了從追隨者到有力競爭者的華麗轉身,在寵物行業市場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4.寵物食品行業投資邏輯與個股梳理
寵物經濟本質上是情感經濟的延伸。在人口結構變遷的背景下,獨居青年和銀發群體對情感陪伴的剛性需求,促使寵物從功能性動物向家庭成員轉變,并推動了消費場景的類人化升級。隨著“銀發經濟”和“單身經濟”的崛起,養寵需求不斷增長,為寵物經濟注入了強勁的增長動力,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相關個股:乖寶寵物、佩蒂股份、依依股份、源飛寵物。
風險提示: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企業因管理不當出現食品安全的風險;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的風險;市場空間測算偏差的風險。
(分享的內容旨在為您梳理投資方向及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買賣依據,您應當基于審慎原則自行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