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剛剛落幕的印巴沖突之中,印度可以說是吃了大虧。雖然印度目前已經在慶祝“勝利”,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印度此舉不過只是“自欺欺人”而已,是印度出于種種目的搞得把戲罷了。印度一向自詡為“南亞小霸王”,在南亞的一畝三分地,還沒怎么吃過虧,而且客觀上說印度的整體軍事實力也遠遠強于巴基斯坦。因此,印度盡管這回已經是大敗虧輸,但印度很有可能內心是“不服”的,甚至不排除印度有還有在醞釀著新的報復的可能。
果不其然,根據權威媒體“參考消息”的報道稱,印度近期正在印巴兩國存在極大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大舉增兵。已經有不少印度的退役老兵接收到了印度當局的征召,這些人將會被重新部署到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擔任安全警衛。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大約4000名退伍兵被“確認”為非戰斗志愿者,其中435人合法持有個人武器。
不僅如此,根據“參考消息”的報道,印度已經在印巴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足足部署了多達50萬名士兵!這簡直是一個令人咋舌的數字!要知道,克什米爾的總面積并不大,印控地區的人口也就是幾百萬人而已。而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印軍的總兵力不過140萬人,也就是說,印軍已經將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力部署在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而巴基斯坦海陸空軍的總兵力也就是60萬上下,陸軍不過50萬。印度在印控克什米爾部署的兵力就已經相當于整個巴基斯坦陸軍!這還不算印度在印巴其余交界方向部署的兵力呢!
綜上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出,印巴兩國在綜合國力上的巨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們也難免會感到擔憂,印度部署了這么多兵力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并且還在不斷增兵,這難道是意味著印度還想要“繼續打”嗎?
先說結論,印度再度挑起事端的可能性并不大,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在現代戰爭條件下,兵力多寡已經不是戰爭成敗的主要決定性因素了。雖然印軍的總兵力遠遠多于巴基斯坦。但是印巴兩國在高新技術兵器上的技術差距其實很小,甚至巴基斯坦在部分領域還有一定的優勢。就拿空戰裝備來說吧,印度陣風和巴基斯坦殲-10C雖然都是“四代半”戰機,但是專司空戰的殲-10C戰斗機在空中作戰之中的表現顯然遠遠好于陣風這種多用途戰機。另外,在地面裝備上,巴鐵的VT-4坦克的技術也不遜色于印度陸軍的T-90S。所以,在技術裝備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印度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在剛剛經歷了重大損失之后,莫迪當局其實也無法承受進一步的損失。印度空軍在此次沖突之中損失慘重,這已經大大打擊了莫迪當局乃至其本人的聲望,若是沖突長期化,誰也無法保證印度是不是還會承受更大的損失。一旦印度再度經歷大敗,那么莫迪只怕也會難以收場了。
綜上,筆者認為,印度大舉增兵克什米爾,可能并不是為了進攻,而是印度在被巴基斯坦“打怕了”之后,已經開始在想辦法加強自保的能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