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國在蘇巖礁附近海域擺上了三個“大家伙”,每個都有幾十米高,直徑也相當,重點是這些建筑能夠長期住人!
業內叫這些巨型海上鋼結構“大型框架式深遠海網箱”,簡單來說就是超大號“海上房子”,房子內部自帶艙室和生活區,設施相當齊全,且還能抗住17級臺風。工作人員可以在里頭長期居住,生生把這里變成了遠海之中的穩固據點。
擺好這些建筑之后,我國開始派船定期運送物資和生活必需品,讓建筑變成了中方在蘇巖礁附近海域的一個個“地標”。同時也能讓我們的巡邏船以及執法艦艇更加順利地在附近海域執行任務,這個安排實在是太提氣了,25年了,我們終于對韓國無恥的行為進行了實質性的回擊。
韓國像被踩住尾巴的貓一樣坐不住了,中方在這邊動作做完,首爾立馬向我們提出了抗議,稱這種行為是單方面改變現狀,讓他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恥辱”。
中方海洋大動作
我國的態度那是相當明確,蘇巖礁是我們的地方,我們在自家地盤上搞建設天經地義,根本不存在什么單方面問題。
為了讓設施運行順利,我國出動了大型工程船進行建設,后續已經布置了一些常態化巡邏行動。
不論是巡邏艦艇還是海警船,都已不止一次出現在這片海域進行臨檢執法。
前段時間雙方海警還在這里上演了一場長達兩個小時的對峙,當時韓國派出一艘海洋調查船“大地號”,想要靠近偷窺我方設施。
只是中國海警也不是吃素的,直接進行了攔截,攔著不讓韓方靠太近。
這幾個大設施其實就是我國對蘇巖礁及周邊海域的控制權奠定的基石,表面上看是“養魚場”,但懂行的一眼就明白,這些就是體現國家實際控制力的“錨點”。
這片曾經被韓國強占的水域,現在已然處在了我國的全天候監管之下,而這幾次對峙不但沒讓局勢升溫,反倒讓中方實控的態勢更為明確了。
韓國強占蘇巖礁
那么問題來了,韓國到底是怎么悄無聲息地在蘇巖礁插了腳的呢?
這事得回溯到上世紀80年代,韓國瞅準了蘇巖礁的戰略位置和資源潛力,心思動了不止一兩天。
而且他們動作隱蔽,剛開始韓國玩了一招“科研先導”,打著海洋科研的旗號搞小動作,但韓國的科研從一開始就有點“軍事化”的意思。
上世紀80年代,韓國海洋研究院的船只已經開到蘇巖礁附近,浩浩蕩蕩地搞起所謂的“科學考察”。
那幾年的勘察越來越多,某些船員背包里藏著微型潮汐監測儀,這些儀器是用來記錄其他國家船只動向的,還可以進行軍用設施的海上航線設計,那時韓國想要強占蘇巖礁的想法已經昭然若揭了。
到1995年韓國直接給蘇巖礁起了個叫“離於島”的新名字,正式宣布這片海域成為他們的管轄范圍。為了讓這個名字深入人心,韓國還一手通過媒體打造悲情概念,讓離於島這個名稱帶上了不少歷史文化的情緒,開始往里套上所謂的“歷史遺留”文化外套。
同時他們還制作了不少學術材料來闡釋這些說法,事實上這些都是“以小博大”策略的一部分,硬生生的花了數年將蘇巖礁給霸占了。
這還不算,2000年韓國在這里豎起了一座高達76米的鋼筋建筑,對外稱“海洋科學基地”,號稱對周邊海域環境開展各種研究。
沒過多久這個地方搖身一變,直接接待上了海警特戰隊,所以那些所謂的科學家其實都是幌子,軍事監測、控海才是真實的目的。
一旦對蘇巖礁進行實控,韓國的監控范圍就可以通過這個小基地一直往外延伸不少海里,這也是他們爭這片礁的真正意圖。
為了讓自家非法行動看上去合情合理,韓國的手伸到了教育領域。2000年后直接把蘇巖礁寫進了教科書,逐漸讓新一代韓國年輕人相信那塊地方原本就是他們“不可分割的領土”之一。
一邊控制實際資源,一邊構建民意和文化認知,一套組合拳下來,韓國靠著這些小手段偷摸著拓展了不少海權。
美軍也自然樂得看著韓國搞這些小動作給我們使絆子,不時配合韓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和科考活動,堂堂一國竟然用這種糊弄小孩子的手段,在全球關注下堂而皇之的霸占了蘇巖礁。
可玩弄手段終究瞞不了太久,隨著我國海軍力量的增強,這些小動作終究將失去市場,近年來我國強勢行動,在這一帶不斷加強巡邏力度和資源投放。
特別是這次建起的大型設施,直接讓韓國的非法小動作暴露出了更多破綻。所謂的“科研站”在我國密集巡邏下,慢慢喪失原本的潛在優勢。
蘇巖礁究竟有多重要?
至于韓國為什么對蘇巖礁如此上心,最大的原因就是蘇巖礁的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
蘇巖礁處在我國東海北部,距上海大約150海里,絕對算是東海的一處咽喉要地,雖然這里只是個暗礁,但它緊挨著我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戰略位置相當重要。
有人形容這里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海上堡壘,一旦控制了蘇巖礁,不光能把附近大片海域納入自己的監控范圍,連通往太平洋的重要航道也能間接影響到。
所以蘇巖礁問題根本就不是單純的“領土”問題,背后牽扯的海洋資源和戰略優勢多了去了。
從海洋資源上看,蘇巖礁周圍海域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每年捕撈的魚類和海產品都十分可觀。據專家估計,東海漁業儲量在全國都是排得上號的,誰要是掌控了這片區域,基本上就掌控了一座巨大的“海上糧倉”。
而且蘇巖礁附近也有非常豐富的油氣資源,雖然現在人類正在進行能源迭代,但油氣依然是主流,如此豐富的資源讓韓國垂涎三尺。
有關機構已經探明,這一帶蘊藏著大約1000億桶的原油儲量,天然氣儲量也有72億立方米,所以蘇巖礁就是個“天然的寶藏”!
蘇巖礁周邊的軍事潛力也是無限的,這里的地理位置如此優越,必然也是戰略要沖,附近不光適合建立軍事觀測點,還可以作為戰時的重要補給站和前哨陣地。
只要我們能收回蘇巖礁,整個東海的防御體系都會增強不少。這是國家主權和國防的重大問題,不僅關乎眼前利益,還事關長期的安全格局。
也正是因為蘇巖礁的重要性,韓國這些年才一直在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實控蘇巖礁,為的就是把這里搞成既定事實,最終實現其齷齪的目的,但韓國明顯忽略了一點,蘇巖礁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東海的一部分,地理上完全屬于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
這一點從地質結構到國際法,都有充分證據支持我國的主張,這些小動作永遠都擺不在臺面之上,那問題來了,既然我國這次的行動如此雷霆,那這次是不是有機會把蘇巖礁徹底收回來呢?
這次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這些年我國一直都在為收回蘇巖礁做準備,在實際控制和設施建設方面比之前的被動防御,明顯有了更強的主動性。
現在韓國的各種心神不寧和各種抗議,都在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我國的路子走對了。
光看韓國的反應,我們就知道這次他們的壓力挺大,事實就是如此,韓國的非法設施在我國的大規模行動面前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之前的巡邏執法定期巡航,加上這次的大型設施布置,都表明我國已經徹底扭轉了先前被動的局面,想在這場斗爭中掌握主動權,實際控制才是最有力的砝碼。
每當中方船只在蘇巖礁附近巡航時,韓國就感到一陣頭疼,甚至公開呼吁“中方立即停止建設行動”,這恰好說明我國在這個問題上采取的策略十分成功。
談領土爭端并不僅僅靠現場的控制力,還得看國際法理的支持,這一塊我國底氣是很足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確支持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
按照這個邏輯,蘇巖礁毫無疑問是屬于我國的專屬經濟區,韓國多年來所謂的“科學考察站”和偷偷放置的軍事設施在國際法面前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即便是從歷史的維度來看,早在中國古代文獻《山海經》里就提到過“東海之外有大荒,蘇巖之地屬中華”,這種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記載也讓韓國的主張顯得格外蒼白無力。
這么一看,不論是地理、法律還是歷史層面,我國對蘇巖礁的主張始終是占據絕對優勢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