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5月7日開始的新一輪巴印沖突中,印度軍隊的拙劣表現與其之前一度自夸的,幾乎將自己視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宣傳形成鮮明對比,導致印度再一次成了全世界軍事評論家的笑談。
先是印度空軍在5月7日的空戰中被裝備并無明顯優勢的巴基斯坦空軍刷了個0:5(不包括一架無人機),連帶著把出口國法國的面子也丟了個干凈;
然后又是在5月7日當天,巴方宣稱摧毀了印度陸軍第12步兵旅的指揮部,而該部隊是印度部署在實際控制線附近前沿作戰的主力部隊。
還有新聞報道稱,巴基斯坦軍隊使用中國產的SH-15 155mm口徑卡車榴彈炮,對印度軍隊的前沿據點實施了壓制性轟擊,而印度方面裝備的韓國產K-9自行火炮由于自身部署效率問題,甚至連一發反擊的炮彈都沒能打出去。
5月10日開始,巴基斯坦正式啟動代號為“銅墻鐵壁”的軍事行動,據巴基斯坦軍方稱一舉癱瘓了印度全國70%的電力系統。
壓力山大了
當初印度信心十足地首先發起對巴基斯坦的挑釁行動,但到了今天卻不得不低聲下氣地要求停火并舉行對話,原因不外乎兩個:第一,印度看不到任何在挑釁中占到巴基斯坦便宜的希望。
第二,則是印度方面判斷如果戰斗繼續下去,對印度造成的損失將遠遠大于其能夠得到的利益,乃至于動搖莫迪政府的執政基礎。
因此,還不如在沒有徹底坍臺之前就開始和談對話,給自己保留最后一條褲衩。
短短幾天的武裝沖突使得印度陸軍和空軍的缺陷暴露無遺:武器裝備之間互不兼容,武器裝備與指揮系統、信息系統之間互不兼容,武器裝備的彈藥補給和保養維護也成問題,導致明明是軍力上占盡優勢的印度被巴基斯坦狠狠教訓了一番。
畢竟根據一些國際軍事評論媒體的排名,印度的軍事實力在世界上可以排在第四位,而巴基斯坦只能排在第12名。
印軍光以人數論排世界第四問題不大
不過在印度國內對此次沖突的結果看法卻和國際上有很大差異,據說一些接受采訪的印度人表示印度在這一輪較量中取得完勝,并狠狠教訓了巴基斯坦。
扯遠了,雖然印度的陸軍和空軍在實戰中的表現并不給力,但印度最起碼還有一張可能挽回尊嚴的底牌,那就是自家的海軍。
根據美國網站“世界現代軍艦詞典”公布的排名信息,2025年印度海軍以2艘航空母艦、19艘潛艇,13艘驅逐艦,14艘護衛艦,總數約100艘的龐大陣容赫然位列世界第7大海軍,位于日本海上自衛隊之后,英國和法國海軍之前。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海軍只能位列世界第29位,其現役艦船主要包括8艘潛艇,9艘護衛艦,還有大約20艘輔助船只,不要說在世界海上強國的圈子里,就算在亞洲各國海軍的圈子里都排不上號。
這是因為,印度海軍的定位是沖著建設稱霸印度洋的海上力量去的,而巴基斯坦海軍只要具備區域性防御能力就足夠了。
印度航母的排面是挺大的
其實看資金投入更能說明問題,海軍建設是一項純純燒錢的事業,2025年,印度準備在海軍建設上投入150億美元,而巴基斯坦的預算投入只有20億美元,還不到印度的七分之一。
從排面上說,印度海軍100艘艦船的規模并不算多,但2艘正兒八經的航母卻已經超過了排名第三的俄羅斯海軍,畢竟世界上擁有2艘以上航母的除了美國、中國和英國,就要算印度了。
印度海軍目前真正具有戰斗力的,4.5萬噸級的“維克拉馬蒂亞”號改裝自蘇聯基輔級航母,搭載24架米格-29K艦載機,最大航速30節,其定位和中國海軍的“遼寧”號航母是差不多的,
當然這艘航母也有和“基輔”級差不多的問題:缺乏固定翼預警機,甲板調度效率不足,這在爭分奪秒的實戰中可能是致命的。
這也導致印度的航母偵察只能依賴蘇聯產的,探測距離不足200公里的卡-31預警直升機,無法有效應對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E和PL-15E導彈的遠程打擊。
印度航母艦載機
再提到另一艘國產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其艦載機聯隊尚未完成整合,原計劃搭載的法制陣風-M艦載機僅交付26架且未形成戰斗力,仍依賴老舊的俄制米格-29K。
而且,印度海軍盡管一直在強調“國產化”,實際上還是萬國造的老毛病:主力艦艇的雷達來自以色列、導彈來自俄羅斯、動力系統來自美國。
這些來自不同競爭國家的系統之間能否兼容尚不好說,更要命的是萬一真的和別人打起來很容易受到供應商國家的制約。
打個比方,假設印度要對巴基斯坦開戰,而美國并不同意印度進攻巴基斯坦,于是拒絕為印度提供動力系統的維護零件,那么萬一打起來之后那個美國生產的發動機需要保養,或者說干脆發生故障,那么印度的軍艦就只剩下在自己港口趴窩的份。
而且,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中遭到印度航母沉重打擊的巴基斯坦海軍痛定思痛,向中國采購了4艘054A型護衛艦的外貿版。
巴基斯坦海軍的新型護衛艦
在反艦力量方面,巴基斯坦的護衛艦選擇了“鷹擊-12”重型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外貿型號CM-302,這種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400公里,末端打擊速度約3馬赫(大概是3600公里/小時)。
也就是說,按照印度海軍200公里的預警范圍,即便是預警直升機第一時間發現巴基斯坦的導彈并告知航母,那么航母上的人員也只有3分鐘的時間做準備。
來自水面艦船的打擊就夠印度航母喝一壺了,更何況巴基斯坦空軍還給自己在本輪沖突中大放異彩的殲1-0CE戰斗機和此前次采購的“梟龍”戰斗機裝備了CM-400AKG空射反艦導彈。
這種反艦導彈的射程為240公里,同樣超出了印度航母編隊的預警范圍,就算打中了航母,印軍士兵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這一次“維克蘭特”號航母出現在巴基斯坦家門口之后突然掉頭返回,也被軍事界普遍猜測為受到了巴方導彈或者潛艇部隊的威脅。
“維克蘭特”號航母
如今的巴基斯坦海軍鳥槍換炮,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已經逐步實現了海軍信息系統、指揮系統和目標識別系統的深度融合。
今年5月4日,印度海軍一架P-8I“海神”反潛巡邏機(編號IN-329)于北緯23°至25°海域執行戰略偵察任務時,遭巴基斯坦海軍沿海雷達網絡持續跟蹤。
“海神”巡邏機具備強大的遠程搜索、目標識別與反潛作戰能力,也被視為印度海軍對抗巴基斯坦海軍潛艇的重要力量。
此次“海神”巡邏機遭到巴基斯坦海軍全程跟蹤,有人推測是巴方通過部署于瓜德爾港的ZDK-03預警機與沿海岸基超視距雷達(OTH)形成高低空補盲,實現對阿拉伯海北部空域0-8000米高度的連續覆蓋,目標刷新率提升至2秒/次。
也有人推測是054A型護衛艦裝備的SR2410C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立了大功,但不管真實原因如何,巴基斯坦方面的優質平臺、加強戰術培訓與戰場感知能力的建設也已經初步成型,具備在一定范圍內,特別是在自家門口抵消印度海軍質量和數量優勢的把握。
“海神”巡邏機
再進一步講,如果“海神”被巴基斯坦方面打掉,那么印度苦心經營構建的所謂的“航母-核潛艇-P-8I”三位一體反潛網絡就成了瞎子。
這樣一來,偌大的印度海軍編隊真有可能面臨被升級了動力系統的中國產S20 型柴電動力潛艇靜音滲透的風險。
只能說,假如印巴雙方在海上爆發戰斗,那么看起來威武雄壯的印度海軍怕是還真占不到什么便宜。
再弄不好印度海軍還可能創造一項新紀錄,那就是“二戰后首艘在實戰中被擊沉的航空母艦”。
所以,印度海軍的“世界第七”也好,哪怕是“世界第一”也罷,最終都是要經過實戰的檢驗,光靠一個網站排名是上不了臺面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