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箱鑰匙裝的不僅是百姓沉甸甸的信任,更是基層黨員必須扛起的責任。”5月16日,在平頂山市新華區西市場街道金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網格長張艷華正在展示裝有19把鑰匙的“安心鑰匙箱”。這些由空巢老人托付的應急鑰匙,見證著該社區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
“安心鑰匙”的誕生源于一段暖心故事。去年寒冬,張艷華在百合金山小區走訪時發現,79歲的空巢老人朱桂英因身體不好,生活物資補給困難。此后半年間,這位黨員網格長不僅經常幫老人代購糧油蔬菜等生活物資,還聯系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務人員定期上門為老人量血壓、測血糖。
半年無微不至的關懷換來“如同家人”的信任,去年4月,老人主動將家門備用鑰匙交給張艷華:“有你在,遇到急事我就不怕了!”一個月內,這把鑰匙已妥善處理老人忘關水管、大風天忘關門窗等突發情況2起。“鑰匙交給艷華,比自家孩子拿著還放心!”朱桂英逢人便說。
群眾的需求就是改進工作的方向。針對空巢老人頻發的應急需求,金山社區黨委及時將個案經驗轉化為長效機制,創新推出“安心鑰匙”應急管理機制,通過黨員網格員逐戶走訪,已有19戶居民主動把家門備用鑰匙交給社區保管。
《安心鑰匙管理規范》明確,鑰匙啟用必須滿足“緊急狀況確認、網格長審批、兩名微網格員協同處置”等條件,使用時需在鑰匙保管臺賬上詳細寫明鑰匙所屬家庭、領取時間、使用事由等信息。與此同時,該社區黨委同步組織網格長與微網格員開展應急演練,提升快速響應和處置能力,確保關鍵時刻“打得開門、解得了難”。
鑰匙信任的背后,是社區治理體系的深層變革。面對34層高樓治理難題,金山社區創新構建起“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將7個大網格細分為21個微網格,實施“垂直網格”管理模式,并配備“網格長+微網格員+志愿者”服務隊,同步設立老年健康格,針對老年群體量身定制“健康監測+一鍵呼叫+送藥上門”服務鏈,實現“分層到戶、精準達需”。
“小鑰匙開啟的是民生大課題。”該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斌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推廣“安心鑰匙”機制覆蓋更多社區,讓更多家庭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服務,從單兵作戰到體系推進,金山社區用19把鑰匙解開基層治理密碼的實踐啟示:基層黨組織既要成為應急鑰匙的“保管員”,更要做群眾心門的“守護者”。當黨員干部以日積月累的堅守織密服務網絡,以制度創新護航治理效能,黨群連心的溫暖圖景自然在社區生根發芽。這種雙向奔赴的信任,正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詮釋。(來源:平頂山市新華區委宣傳部 作者:蘇麗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