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盡管外部沖擊影響加大,但1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經濟頂住壓力穩定增長。這種“抗壓能力”,得益于四大支撐。
1 生產供給可靠
作為超大規模經濟體,中國產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強,發展基礎穩固。這直接反映在可靠的生產供給上。
從工業看,伴隨宏觀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4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是去年以來月度增速中的較快表現。
尤其在“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和產業升級帶動下,4月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高達55.9%。
隨著一系列擴大內需政策落地見效,服務業亦增勢平穩。4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創下今年以來月度增速中的次高水平。
特別是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旅游交通出行增多,帶動當月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分別增長10.4%和8.9%,明顯快于全部服務業增長。
2 內需穩步擴大
消費和投資組成的內需,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擁有超14億人口,國內市場頗具成長性。穩步擴大的內需,為中國經濟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增添了底氣。
4月份,中國市場銷售保持穩定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1%。其中,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大幅增長,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和支撐作用明顯。假日經濟和春日經濟熱度上升,1至4月服務零售額也實現了5.1%的同比穩定增長。
投資方面,1至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接續推動帶動下,前4個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8.2%,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5%。
3 外貿彰顯韌性
4月份,外部環境發生急劇變化。但中國外貿克服困難保持平穩增長,彰顯強大韌性和國際競爭力。
盡管對美貿易出現下滑,但中國持續推動外貿多元化發展。1至4月,中國和東盟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2%,比一季度加快2.1個百分點;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3.9%,加快1.7個百分點。
民營外貿企業通過市場多元化策略等積極應變,也取得明顯效果。1至4月,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6.8%,比一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好于整體外貿形勢。
此外,隨著產業升級發展,技術含量較高的機電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成為中國出口的重要增長點。1至4月,中國機電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9.5%,快于一季度。
4 新興動能壯大
有效應對外部變局的同時,中國持續培育壯大新興動能,拓展經濟增長空間。
創新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推動著高技術產業較快增長。4月份,中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其中,航空航天相關設備制造、集成電路制造增加值分別增長21.4%和21.3%。
“人工智能+”、綠色轉型等趨勢,驅動相關行業和產品表現亮眼。4月份,規模以上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8.9%和43.1%。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各方面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科技創造力向社會生產力轉化,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為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來源:中新社
原標題:《透視4月中國經濟數據:四大支撐鍛造“抗壓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