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當天,2025年北海文博旅游活動周在廣西北海近代海關歷史陳列館開幕。
當晚,以北海關機構行政功能的演變作為戲劇背景的《升平—1876》實景劇公演,呈現北海對外開放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游客打造一場沉浸式體驗的文博旅游盛宴,致力于探索小型陳列館“夜間經濟”新燃點。
圖為《升平—1876》實景劇。翟李強 攝
實景劇《升平—1876》以北海老街東段作為演藝的起點,以北海關大樓舊址作為主要演出場地,利用舞蹈、戲劇等藝術表演形式,加上光影效果,通過演藝游行與觀眾互動的方式,讓市民游客得以沉浸式體驗北海的特色文化。
據介紹,北海關于1877年(清光緒三年)設立,是廣西最早的海關。北海關大樓舊址現為廣西北海近代海關歷史陳列館,是一棟建成于1883年的西洋風格建筑,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北海市區內的英國領事館舊址、德國領事館舊址、德國森寶洋行舊址、法國領事館舊址、大清郵政北海分局舊址等西洋風格的近代建筑,構成“印象·1876”北海歷史文化景區,是見證中國近代開埠史的重要遺址,成為游客青睞的城市文化打卡地。
近年來,北海市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推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該市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串聯北海博物館、北海近代中西文化系列陳列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北海貝雕博物館等文博場館,推出各類特色旅游、研學線路。同時,該市通過主題展覽、文創市集、文物“快閃”、公益講解、非遺手工、數字化互動、沉浸式演繹等多種表現形式,讓文物“活起來”,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和獲得感,擦亮“文化北海”名片。
圖為《升平—1876》實景劇,游客參與互動。翟李強 攝
“我們期待與國內外各界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文博旅游創新路徑,開發文創業態、智慧文旅項目,讓文化遺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北海市旅游文體局副局長杜琴艷表示,將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合理規劃、利用好文博資源,加快建設令人向往的“品質北海 魅力北海”,真正實現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當天,2025年北海文博旅游活動周開幕儀式現場,發布了“跟著文物古跡游北海”“海絲古韻·千年尋蹤”“潮玩北海 浪漫濱海”等“周末游北海”特色旅游路線。
本次活動周期間,北海市還將同步開展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全力提升“5·18國際博物館日”和“5·19中國旅游日”在當地的普及性和參與性。同時,該市開通文博旅游公交專線,依托公共交通載體打造流動文化空間,構建“交通+傳播+引流”一體化網絡,實現文旅宣傳立體化覆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