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
陶器修復體驗、壯語歌曲彈唱、博物館文創作品展……5月18日,南寧市在頂螄山遺址博物館舉行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南寧主會場活動,豐富多彩的博物館主題活動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到場參與體驗。
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南寧主會場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在活動現場的啟動儀式上,廣西知名壯語音樂人通過原生態的壯族嘹歌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壯語歌曲彈唱等節目生動詮釋民族文化魅力;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書香少年團帶來朗誦節目《朝代歌》,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彰顯了新時代少年兒童的文化自信。
動手體驗陶瓷修復拼接。
據悉,本次活動精心打造了“南寧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貝丘絮語’作品展”等系列展陳。其中,文物普查成果展系統展示了南寧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各博物館文創作品展和頂螄山遺址博物館手繪作品展,讓市民游客在欣賞文物之余,切身感受到文化創意的蓬勃活力。(記者 沈程)
梧州
“我要寫給20年后的我,希望那時我還是個愛逛博物館的人……”5月18日,一群身穿漢服、臉上掛著興奮笑容的高中生,在梧州市博物館里,翻看自己親手封裝的信箋。
梧州市博物館以“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為主題,策劃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沉浸式文化體驗,為市民和青少年帶來一次跨越時空的互動之旅。
展廳內笑聲陣陣,一場名為“古韻梧州 夢回千年”的大闖關活動正在熱烈進行。30名孩子在講解員引導下完成“文物護手”課堂后,分組開展尋寶解謎。展廳一角,孩子們正奔跑著尋找“青銅劍”的蹤跡,爭先恐后解鎖關卡,沉浸其中。
當天,“東漢·龍鳳紋銅方案”首發印章也同步亮相。參觀者集齊互動打卡,即可獲得限量紀念章,將這段文化記憶永久“封存”。博物館不僅成為孩子們心中的“新游樂場”,也成為市民感知城市文化脈搏的“第二課堂”。(記者 梁乾勝 通訊員 吳培赩)
北海
5月18日,2025年北海文博旅游活動周在北海近代海關歷史陳列館拉開帷幕。活動周通過開設文創集市,舉辦主題展覽,打造實景劇展演、數字化互動等多種形式,以文旅深度融合讓文物“活”起來,擦亮“文化北海”名片,助力“廣西旅游年”。
活動啟幕現場。北海市旅游文體局供圖
開幕當天,北海老街人頭攢動,沿街設置的“北海有禮”文創集市展出200多件(套)文化藝術文創作品,向游客展現北海文化的傳承和新生。在北海關大樓舊址,“四普工作進行時”展覽首次展出北海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及文物保護活化利用工作的新進展新成效,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觀展。
夜幕降臨,實景劇《升平—1876》在北海老街東段上演,該劇以北海關機構行政功能的演變作為戲劇背景,通過演藝游行互動的形式,為市民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的文博旅游盛宴,隨著百年前北海人民生產勞作的歷史畫面躍然眼前,市民游客情不自禁地邊唱邊鼓掌。(記者 蔣璐陽)
欽州
“家風鑄脊梁,家國共長青。從劉永福家風可以看到民族精神的傳承……”5月18日,欽州市博物館講解員在永福戲樓內,向眾多觀眾講述劉永福的故事。當天該市在此舉辦了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啟動儀式,通過講解員分享欽州歷史文化、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為廣大群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欽州市博物館講解員為臺下觀眾分享欽州歷史文化故事。記者 馮源 攝
活動上,博物館講解員以劉永福的家風、馮子材的經歷等為切入點,講述欽州歷史文化故事;欽州老街志愿講解員則結合老街特色,分享老街歷史變遷、人文風情等故事,贏得臺下文博愛好者的掌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