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表了一份新報道,探討在美國逐漸淡出歐洲安全問題的背景下,歐洲如何增強自身防御能力,并且針對未來抵御俄羅斯威脅的財務成本和國防工業需求進行了獨立開源評估。研究的目的是為歐洲政策制定者提供信息,幫助他們思考彌合關鍵軍事差距對軍事、金融和國防工業的影響。
在這份報告中,國際戰略研究所指出,為了取代目前美國在歐洲部署的各種常規軍事力量(包括地面部隊、空中部隊、海上部隊、情報系統以及遠程導彈武器),歐洲國家需要在現有軍事能力提升計劃的基礎上投入大量資源,考慮到各種裝備的一次性采購成本和假設25年的生命周期成本,歐洲將不得不額外支付1萬億美元。
報告還指出,到2027年,俄羅斯將擁有3300輛坦克、3300門火炮和11000輛裝甲車,這些武器可以直接用來攻擊歐洲。
然而,一個矛盾的現象是,即使擁有上述數量的主戰裝備,俄軍也無法按照編制要求為所有部隊完成全面配置,特別是針對波羅的海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新設立的列寧格勒軍區。
所有預測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俄烏戰爭需要在2025年上半年“突然”結束,才能使俄羅斯國防工業騰出資源,開始有計劃地通過翻新、修復舊裝備或者從零生產新裝備來“囤積”這些武器。
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專家特別指出,截至2025年初,俄羅斯軍隊擁有的自行火炮數量比編制所需少了整整1000門。他們還推測,如果戰爭真的停止,俄軍很可能會將部分老舊、磨損嚴重的裝備重新封存或報廢處理。
關于俄羅斯重建武器庫的能力,國際戰略研究所還配套發布了一份信息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專家在這里不僅引用了他們自己的資料,還引用了第三方開源情報研究人員的數據,他們對俄羅斯裝甲車輛消耗量的評估存在爭議空間。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雖然上面的數字看起來很重要,但概述的政治前提條件,即俄羅斯在2025年上半年結束對烏克蘭的戰爭,看起來有點不切實際。
與此同時,有一點是明確無疑的:無論俄烏戰爭是否結束,歐洲都將不得不增加至少1萬億美元的軍事開支,因為美國已經決定將安全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地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