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發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變了,60歲領養老金沒以前容易了。以前快到60歲發現繳費不夠,還能一次性補繳,現在好多地方不讓這樣干了。
廣東佛山的王大爺就碰到這情況,他58歲時已經繳了10年,按舊政策60歲補5年就能領。可新政策下來,他得接著繳到63歲,要是63歲還不夠,得等到65歲再補剩下的。
深圳的李阿姨更麻煩,55歲才繳了5年,按新規得繳到70歲,或者70歲時補10年才能領。為啥政策說變就變?其實背后有不少原因。
這幾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漲得太快,2023年支出增速8.7%,連續3年超過收入增速6.2%。
特別是廣東這樣的人口流入大省,要是大家都突擊補繳,基金壓力實在太大。政策調整也是為了鼓勵大家多繳長繳,像廣東規定連續繳滿15年以上,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每月多3元。
而且不同地方政策不一樣,上海、北京還能補繳,但上海規定補繳不超過5年,不能想補多少年就補多少年。這就讓不同地區的人有點困惑,同樣繳養老保險,為啥差別這么大?現在不同年齡段的人得有不同的打算。
45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好按年選高檔繳費,比如廣東年繳4800元檔,政府還補960元。
算算賬,按3%的年利率,連續繳15年,個人賬戶能有10.2萬元,以后每月能領900多元,挺劃算的。55到59歲的人就有點難了,要是在廣東,已經繳了10年,就得從60歲繳到65歲,晚5年才能領。
要是只繳了5年,要么繳到70歲,要么70歲時補10年,時間跨度太長了。
不過特殊困難群體有照顧,廣東的低保戶60歲還能補繳,政府承擔50%費用,遼寧的重度殘疾人,政府直接全額代繳最低檔保費?,F在爭議也不少,80后這代人可能得繳到65歲,可父輩當年能直接補繳,不少人覺得不太公平。而且上?;A養老金每月1400元,廣東才213元,差距太大,會不會讓更多人往上海跑?
政策優化也有方向,比如建立全國統籌基金縮小地區差異,給55歲以上的人留點過渡期補繳政策,或者讓醫保和養老保險年限能互相折算。不管怎么說,政策調整關系到億萬農村老人的生活,大家得趕緊看看自己的繳費情況。45歲以下的別拖延,早點規劃高檔次繳費,以后領得更多。
快到60歲的人,看看自己符不符合特殊群體條件,能不能享受政府補貼。
政策變了,咱們的打算也得跟著變,早點弄清楚,心里才不慌。現在各地政策還有差異,大家得多關注當地的具體規定,別因為信息滯后耽誤了大事。
養老保險是咱老年生活的保障,政策調整是為了更可持續,咱們自己也得主動規劃,才能讓晚年更有依靠。你身邊有沒有人碰到類似的情況?
他們是怎么解決的?
不妨在評論區說說,讓更多人參考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