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邢曉婧】“中國將成為歐洲和日本對美展開經貿談判的重要參照。”日本帝京大學經濟學部教授露口洋介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堂堂正正地以平等的姿態和美國進行談判,并取得了成果。在財經觀察版第二篇“日美貿易沖突啟示”訪談錄中,曾任日本銀行北京事務所首任所長、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露口洋介還表示,日中兩國在共同維護多邊自由貿易體制方面加強合作十分重要。
露口洋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我看來,中國是全球主要國家中唯一面對美國沒有明顯弱點,也沒有依附關系的國家。這一點與日本和一些歐洲國家有著決定性的不同。日本在‘安全保障’方面依賴美國,歐洲多國也通過北約與美國在‘安全保障’方面有著深厚的聯系。因此,即使美國單方面試圖將(關稅)負擔強加給中國,中國也能夠比日本和歐洲更堂堂正正地表示反對。”
露口洋介還表示,“中國以平等地位與美國進行經貿談判并取得了成果,這將成為歐洲和日本對美展開經貿談判的重要參照”。《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中國在經歷過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貿易戰以后,歷經多年發展做足準備,這一過程的核心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和貿易方向的調整。
美國面向全球貿易對象揮起的“關稅大棒”讓作為同盟國的日本也未能幸免。露口洋介表示,此前日本一直認為,作為美國的同盟國,同美國消費市場緊密關聯的日本出口不會面臨問題。但他坦言,此次特朗普關稅使日美之間的貿易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如果日本對美國消費市場的準入受到限制,那么(日本)可能會考慮增加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但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他國家國內產業衰退”。
“中國有句古話叫‘自助者,天助之’。我認為,日本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在經濟領域‘自助’,即激活本國消費市場,探討如何在本國消費由日本制造的產品,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盡量規避因美國政策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露口洋介稱。
露口洋介進一步分析說,在中日經貿往來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果中國和日本都能將激活各自的消費市場作為“自助努力”的表現,同時增加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和中國對日本的出口也將成為可能。在日本對美出口變得困難的情況下,增加對世界第二大市場中國的出口可能會成為重要的對策。他還稱,“我認為,如果日本和中國相互致力于激活國內消費市場,并以推進相互產品進口的形式加深合作,這對中日兩國企業來說都將是有益的。”
中國外交部官網數據顯示,日本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國、第三大出口對象國和進口來源國。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對象國和最大進口來源國。
露口洋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維護多邊自由貿易體制對日本和中國來說至關重要。作為世界第三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和中國都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并且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框架下締結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和日本分別擁有世界第二和第三大消費市場,兩國通過在RCEP框架下加強自由貿易,能夠為其他參與國提供更多貿易的機會。因此,中日兩國在共同維護多邊自由貿易體制方面加強合作十分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