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與美副國務卿會談,雙方同意在安全領域緊密合作應對中國。這一動態,引發外界對中日關系走向的關注。日本首相石破茂上任后曾釋放改善中日關系信號。上月,日本公明黨代表團攜其親筆信訪華,傳言其 6 月國會閉幕后訪華。但登機前,日本卻派人與美討論對付中國,背后戰略意圖值得深思。石破茂作為右翼分子,對華態度并不友善。他緩和中日關系,一是避免沖突失控,二是看重經濟利益。
本質上,日本 “聯美制華” 戰略未變,“搭車” 美國思路未動搖,日中關系優先性低于日美關系,其上任后率先訪美便是例證。中國為促中日關系發展付出諸多努力。如滿足技術安全條件后,逐步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第六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上,王毅外長勸日拓展對華合作,強調兩國應做伙伴而非對手。但日本政府仍視中國為安全問題,追隨美國遏華,未聽進中方忠告。當前,仍有有利因素可能推動中日關系。中國綜合國力強大,讓日本深知卷入對華沖突需付出重大代價,這會促使其在對華決策時更謹慎。
特朗普(資料圖)
石破茂有民族主義傾向,并非甘心當美國傀儡,而是希望日本獨立自主,這與美國戰略存在沖突,可能推動其對華靠攏。特朗普政府與日本的貿易摩擦,或成中日走近契機。日美在汽車關稅等關鍵貿易問題上對峙,若持續,不排除日本在經貿領域 “聯華抗美”。美日貿易談判已陷入困境。日方調整策略,從希望美方徹底取消關稅轉向接受降低關稅。雙方計劃在七國集團財長會后舉行第三輪談判,日本在擴大貿易、非關稅措施、經濟安保合作領域制定策略,如研究增加美玉米、大豆進口,考慮擴大美汽車準入,提議造船合作等。
但日本談判面臨現實難題。其對美主要出口汽車及零部件,美對該領域征稅,日最大籌碼是擴大美農產品進口,卻會惹惱國內農業游說團體。且 7 月日本將迎來參議院選舉,石破茂所在自民黨已丟眾院多數席位,無法承受參院選舉失敗。有官員稱,選舉前難談出結果,日方不再求速度,而是重結果。日本經濟也承壓。2025 年一季度 GDP 環比下降 0.2%,按年率降 0.7%,出口大幅下降。
特朗普(資料圖)
日本銀行警告,美關稅政策將對日本經濟活動和物價產生下行壓力,預計出現負面需求沖擊,包括影響企業投資、家庭消費、出口量及盈利能力。分析認為,當前經濟數據或引發加大財政支出呼聲,二季度經濟或再次萎縮,取決于關稅沖擊程度。日本政府雖未徹底拋棄錯誤對華認知,在安全領域追隨美國,但美日矛盾客觀存在。中國對日本外交努力,無需其在中美選邊站,只需其相對中立、不積極遏華即可。
特朗普 “美國優先” 政策持續沖擊美盟友關系,對中國是難得戰略機遇。從釣魚島問題上也能看出日本在處理對華關系時的尷尬處境。5 月 3 日,一名日本民間飛機非法進入中方釣魚島領空,中方海警艦艇迅即依法對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起飛艦載直升機警告驅離。日本政府在如何處理此類問題上極為尷尬:公開限制日方飛機飛行顯得 “主權受損”,放任則擔心過度刺激中國。最終,日本外相表示,出于 “航行安全” 目的,已告知航運者考慮飛行安全性并要求其克制,以避免 “過度刺激中國”。
石破茂(資料圖)
總體而言,日本在中美之間的戰略選擇復雜且充滿矛盾。其一方面想從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中獲利,另一方面又在安全領域追隨美國遏制中國。但美日之間的矛盾客觀存在,中國應充分利用這些矛盾,繼續堅持既定的外交策略,推動中日關系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同時,中國也需保持警惕,應對日本可能的戰略搖擺,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和地區和平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