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平小道”的精神基因注入“創新高地”的血脈,江西的紅土地與深圳的藍海灣,如何彼此哺育、共同生長?鄧小平留下的精神遺產,又如何穿越時空,叩擊今天的改革深水區?
5月18日,南昌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西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朱虹做客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時代對話”系列訪談,以“從小平小道到創新高地”為題,與現場的媒體、讀者深入分享與探討。當天下午,朱虹還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為市民帶來題為“小平小道通往康莊大道”的精彩講座。據悉,這已經是朱虹第五次作為嘉賓參加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
▲《從小平小道到創新高地》訪談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談《小平小道》:用“小切口”打開“大歷史”
《小平小道》是朱虹2024年出版的新作,于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首發以來,獲得多項重要榮譽:入選了“中宣部2024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出版物,并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并在不久前的4·23“世界讀書日”,入選由中宣部指導、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選的2024年度“中國好書”。
▲朱虹在講座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書名只有四個字,其中就有兩個‘小’字,所以我們必須在‘小’字上做文章。”講座現場,朱虹以《小平小道》的創作緣起為切入點,以講故事的形式回顧了鄧小平同志1969年至1973年下放江西省新建縣拖拉機廠勞動的特殊歲月。當年,鄧小平在工廠至住所的一條爐灰渣鋪就的1500多米長的小路上,風雨無阻地往返,這就是著名的“小平小道”。
為了還原這段歷史,朱虹歷時五年考證,通過親歷者口述、歷史檔案與實地調研,再現了鄧小平同志在車間勞作、田間行走中孕育改革開放思想的歷程。書中首次披露了鄧小平同志勞動期間作息表等珍貴史料,并融入工廠車間場景、米酒釀造等生活細節,展現“困厄中見風骨”的偉人形象。
講座中,朱虹著重談到鄧小平的三大精神遺產。“忍耐、等待、樂觀主義,這些品質在鄧小平同志的人生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也對深圳企業家乃至當代青年產生了深遠影響。”朱虹說。
樂觀主義精神貫穿了鄧小平同志的一生。這種精神在深圳企業家身上也得到了傳承。朱虹觀察到,深圳的許多企業家在創業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但他們都有著像鄧小平同志一樣的忍耐、等待和樂觀精神。“他們不怕失敗,在挫折面前能夠堅守,等待時機再次出發,這種精神正是深圳這座城市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
對于當代青年,朱虹認為鄧小平的精神遺產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青年人的“小道”,或許是一次創業挫折、一次學術瓶頸,但堅守信念、百折不撓,一定能抵達理想的彼岸。
談精神傳承:在高科技領域“摸著石頭過河”
當天的訪談主題是“從小平小道到創新高地”,指的既是鄧小平改革開放思想從江西醞釀到深圳實踐的傳承,也聚焦兩本新書《小平小道》和《創新高地》。
《小平小道》用細膩的筆觸還原了鄧小平在江西的歲月沉思,讓那段“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歷史躍然紙上。而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出版的《創新高地——深圳創新啟示錄》揭示深圳創新的十條啟示,正是站在《小平小道》的歷史底稿上續寫的時代續篇。
“正是小平同志下放到江西那幾年的積累,讓他深刻意識到中國高科技人才嚴重缺乏,后來他主動提出想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朱虹用“思想播種—實踐驗證—全國推廣”概括兩書的精神脈絡。《小平小道》中鄧小平的調研筆記與《創新高地》中深圳的改革案例形成閉環:“江西的實踐讓鄧小平認識到,只有放手發動群眾,才能突破計劃經濟桎梏;而深圳的試驗則證明,市場活力與政府引導的結合是改革成功的關鍵。”
“當年,鄧小平同志提出建立經濟特區,將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就是要讓深圳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如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同樣需要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 朱虹認為,兩者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是為了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朱虹第五次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受訪單位供圖
然而,時代在發展,如今的深圳面臨著與當年不同的環境。朱虹談到,在高科技領域,鄧小平創造性提出的“摸著石頭過河”經驗依然有其價值,但也需要與時俱進。“在高科技時代,創新的速度更快,風險更高,我們需要在繼承‘摸著石頭過河’精神的基礎上,加強科學規劃和頂層設計。”他舉例說,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深圳需要提前布局,匯聚全球頂尖人才和資源,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高地。
訪談尾聲,朱虹為深圳留下深情寄語,“深圳是鄧小平同志擘畫的改革開放試驗田,從‘殺出一條血路’到‘走出一條新路’,這座城市始終承載著民族的創新夢想。愿深圳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繼續為中國式現代化探路!”
深圳晚報記者 馬君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