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濟濟的影視圈內,不缺一些天才演員,他們往往憑借一部影視作品,被觀眾記住他們的身影。
然而天妒英才,紅顏薄命,或是意外,或是自盡,或是被迫害,年紀輕輕的一些老電影中的演員們不幸去世,令人唏噓。
記憶中還是他們熒幕上的模樣·····。
黎鏗(37歲)
出生于演藝世家,父親是有著“中國電影之父”的黎民偉,母親是內地女星林楚楚,妹妹是香港女星黎宣,侄女是黎姿,在父母的影響下,黎鏘3歲開始拍戲,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紅的童星之一。
有“中國的秀蘭·鄧波兒”之稱。
鏡頭中的黎鏘很有表演天賦,接拍過的影視作品有《慈母曲》《城市之夜》《歸來》《母愛》《胭脂淚》《小英雄》等,曾兩次和阮玲玉出演母子。
抗戰爆發后,黎鏘隨父母到香港發展,抗戰勝利后回到廣州,后在北京電影制片廠當過演員,在珠影廠當過副導演。
功成名就之后的黎鏘,婚姻很不幸,他的妻子生性多疑,對他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總是懷疑丈夫黎鏘變心,黎鏘解釋過很多次,拿人格擔保,以誓言證明忠心,但妻子執拗的認為,黎鏘背叛了愛情。
兩人經常吵架,夫妻關系矛盾越來越深,卻不能好聚好散。
“要么我們不離婚,要么你身敗名裂”。
無奈之下,黎鏘只好積維持這段疲憊不堪的婚姻。
1965年2月9日,黎鏘工作了一天,加班到深夜,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家。
屋內燈火通明,屋外敲門聲響亮,許久······,妻子都沒有給他開門。
絕望的黎鏘走到了公園里,坐在湖邊的椅子上,過了許久,他站起身跳進了湖中,生命定格在37歲。
穆宏(49歲)
出生在山東省泰安市,家境貧窮,17歲時只身到了上海打工,最初在汽車公司當售票員和駕駛員,抗戰爆發后,穆宏加入了汽車公司業余話劇團,舞臺上積累了演出的經驗,此后又在各大劇團參演話劇。
1948年,穆宏28歲之后,走上熒幕,加入中電一廠,正式成為電影演員。
50年代后,穆宏迎來了創作的高峰時期,從《翠崗紅旗》到《南征北戰》再到《霧海夜航》《渡江偵察記》《金山江畔》《血碑》《燎原》等等,參與了很多熱映的口碑佳作。
到了國內特殊時期時,穆宏平靜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從影經歷,熒幕上演了很多壞人,被別有用心的人,扣上了“特務”的帽子,受盡了迫害。
1969年8月6日,穆宏為了自證清白,以死明志,用一根繩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49歲。
當時的死因是畏罪自殺。
1978年,穆宏的身份得到平反。
在穆宏去世后,他的妻子汪漪把兩人的女兒劉小儀撫養長大,劉小儀長大后結婚生下一個女兒陳寶蓮,內地觀眾很熟悉的一位香港女星,靠拍攝風月片成名,在2002年7月3日生下兒子后不久,跳樓身亡,年僅29歲。
沈大成(32歲)
“我們的王成,是毛主席的戰士,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1965年老電影《英雄兒女》在全國上映,影片中朗誦《英雄戰歌》的就是沈大成。
1962年,沈大成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后,進入到長影廠當演員,在影片中多演邊邊角角的小人物,作品有《三進山城》《路考》等,沒有大紅大紫過。
他的妻子盧桂蘭,六十年代初期長影廠的當家花旦,比他的名氣要大,出演過《昆侖奴》《咱們村里的年輕人》《特快列車》等作品。
沈大成的演員生涯很短暫,六十年代中期時,因對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言行,給他帶來了災禍,被批斗被審查,一時想不開,跳樓自盡,年僅32歲。
石揮(42歲)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話劇皇帝”,扎實的表演功底,對舞臺的獨到理解,對角色刻畫的入木三分,讓觀眾嘆為觀止,無不為他的演技折服。
1948年后,石揮開始拍戲。
主演的影片有《假鳳虛凰》《太太萬歲》《我這一輩子》《艷陽天》《姐姐妹妹站起來》《關連長》《宋景詩》《夜店》《母親》等。
在拍戲時,石揮開始執導電影,由他導演的黑白老電影《雞毛信》曾獲得過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記得小時候通過村里組織的很白幕布電影,看過這部影片,小英雄海娃,一邊放羊,一邊放哨,劇情忘得差不多了。
石揮的妻子是京劇演員童葆苓,比他小16歲,1951年兩人在合作拍攝電影《母親》產生了感情,戀愛3年后,童葆苓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39歲的石揮,婚后倆人專心事業,耽擱了要孩子,成為了童葆苓最大的遺憾。
1957年,正值事業巔峰時石揮被打成“右派”,此后接受審查、批斗,同事的遠離加上外界的咒罵,讓石揮的生活陷入黑暗,一夜之間身敗名裂。
感受到人性的險惡,石揮決定遠離世俗對他的批評,在1957年11月的一個寒夜,告別了妻子,踏上了出海遠行的游輪。
17個月后,石揮的遺體被發現,警方給出了結論,死因是自殺。
劇照
姚念貽(38歲)
上海電影譯制片廠第一代的當家花旦,她的聲音甜美,很有溫度,音域很廣,溫柔的賢妻良母,天真無邪的兒童,清新脫俗的美人,都能配音。
多部作品有《小英雄》《貨郎與小姐》《紅與黑》《怒海雄風》《廢品的報復》《遠離莫斯科的地方》《奧賽羅》等。
可惜的是紅顏薄命,1958年,姚念貽因難產去世,那一年,她只有38歲。
周旋(37歲)
民國時期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入行前在歌舞劇團工作,有“金嗓子”之稱,由她演唱的影片《夜上海》的插曲,流傳至今,1935年,周旋加入上海藝華電影公司,成為一名影視演員。
年輕時的周旋容貌嬌俏,氣質高貴,進入影視圈后很快聲名鵲起。
主演的電影代表作有《馬路天使》《漁家女》《和平鴿》《美人恩》《彩虹曲》《歌女之歌》等,在三四十年代,紅極一時。
事業上功成名就,周旋的感情頗坎坷,三段感情都沒有走到最后,最終凄慘離世。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歌舞團的藝人嚴華,比她大八歲,多才多藝,成熟穩重,嫁給嚴華時,周旋剛剛17歲,情竇初開是特別容易為愛沖動的年紀,這段婚姻僅維持了3年。
離婚后不久,周旋到了香港發展,在這里遇到了富商朱懷德,很會追女孩子,在他的鮮花、禮物等等,浪漫的追求下,兩人確認了戀愛關系,后沒有領證住到了一起。
在朱懷德的甜言蜜語下,周旋把自己的全部積蓄交給了他,直到朱懷德失蹤后,周旋才知悉被騙,錯付了青春,損失了錢財,還為朱懷德未婚生下一個兒子。
生下孩子一年多后,周旋復出拍戲,在拍攝電影《和平鴿》時,與劇組的美工唐棣陷入熱戀中,之后為他生下一個兒子,當倆人正要準備結婚時,唐棣被周旋的養母,以“欺詐”騙婚的罪名起訴,后唐棣被抓判了三年。
唐棣入獄后,對周旋的打擊很大,此后她的精神陷入了混亂的狀態,被當成了瘋子,在JS病院關了五年。
1957年的春天,周旋的病情有所好轉,通過《上影畫報》刊登了一篇公開信,準備復出。
可惜僅兩個月后,周旋因突患急性腦炎病逝,年僅37歲,留下兩個兒子,后被好友趙丹和黃宗英夫妻撫養。
上官云珠(48歲)
新中國“22大影星”之一,上個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的當紅女星,曾被毛主席接見過七次,年輕時柳葉眉、鵝蛋臉、櫻桃小嘴,典型的南方美人,是很多男孩子初代的女神。
追她的人有很多,但她的感情頗坎坷,有過五段轟轟烈烈的感情,離過三次婚,被感情傷的很深。
特殊年代到來時,上官云珠被批斗、審查、遭到了毒打,壓垮了她的精神,讓她對未來沒有了期望,在1968年11月23日凌晨,上官云珠穿上了自己最喜歡的一套薄毛花呢西裝,從四樓窗口跳下,去世時僅48歲。
安震江(49歲)
長得不算好看,從未演過主角,但他的表演方法,卻深受觀眾的喜愛,他就是安震江,演啥像啥,有“壞人專業戶”之稱,幾乎所演的每一個人物都狡黠兇殘,壞到極致,被觀眾恨得牙癢癢。
《紅旗譜》中的劉二卯,《偵察兵》中的王德彪,《暴風驟雨》中的張富英,《紅孩子》中的肖振武,《平原游擊隊》中的楊老財,《沙家店糧站》中的尚懷宗,等等,惡霸地主,G腿子、漢奸偽軍,個個心狠手辣,陰險至極。
很多觀眾看多他的影片后,都說“演的太壞了”,
這種情緒亦是被很多觀眾帶到了生活中,長久下來潛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種“假象”,誤以為安震江是真的壞,在國內特殊時期到來時,熒幕上演壞人的安震江變成了“真壞人”,成為被重點批斗的演員,吃了很多苦。
直到特殊年代過去,安震江的身份才得到平反,遺憾的是剛剛復出熒幕,接拍電影《巨瀾》時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49歲。
張瑩(45歲)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1945年開始演藝生涯,年輕時俊秀帥氣,多演工人、農民、軍人等正面的人物,憑借1963年的老電影《小兵張嘎》中的老羅叔,被更多的觀眾知曉。
影片中的臺詞“別看你今天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至今印象很深。
隨著電影在全國熱映,張瑩的事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然而世事難料,電影大獲成功后不久,國內一場大的風暴席卷而來,徹底改變了張瑩的命運。
昔日光彩照人的張瑩,脖子上掛著牌子,接受批斗,帶頭批斗他的,是曾經在影片中和他親如父子的嘎子安吉斯。
無休止的批斗加上精神上的折磨,摧垮了張瑩的身體,在1969年6月3日時,張瑩病逝,年僅45歲。
在張瑩去世9年后,他的身份得到了平反,妻子李慧穎為他補開了追悼會。
盧敏(43歲)
長春電影制片廠的演員,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在校期間參與了電影《上饒集中營》的拍攝,影片中,陸鳴出演被俘的女戰士施珍,面對敵人的毒打不低頭,印象很深。
在學校排練話劇《趙小蘭》時,盧敏和同學劉世龍演的是一對夫妻,兩人因戲生情,確定了戀愛關系,從北影畢業后,倆人都進入了長影演員劇團擔任演員。
后兩人結為夫妻,育有一個兒子。
婚后盧敏的作品不多,《滿意不滿意》《沒有完成的戲劇》《爐火正紅》等,丈夫劉世龍則憑借《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劉三姐》中的阿牛哥,紅遍了大街小巷。
兩人的婚姻因為聚少離多,感情變淡后,在1962年盧敏主動提出了離婚。
1963年,盧敏離開長影廠。
失去了愛情,兒子跟著父親生活,身邊沒有親人,加上特殊時期時,盧敏受到了牽連,一件件事壓垮了她的精神,在1976年,盧敏選擇了自殺,年僅43歲。
張巨光(39歲)
老電影中常見的綠葉演員,在《平原游擊隊》中演過老勤爺,《地下尖兵》中演過敵參謀長,《甲午風云》中演過老夫子,《三進山城》中演過郭中年,等等。
在《劉三姐》中演過的阿牛爹,印象很深。
熒幕上的張巨光人設亦正亦邪,戲路很廣,雖是配角,但各個人物性格鮮明,深入人心,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很多老一輩的電影工作者回憶起來,都說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遺憾的是,1966年,隨著一場運動的到來,張巨光的生活發生了巨變,演藝事業被暫停,他被揪出了批斗,很多人抓住他的出身問題不放,逼著他交代問題,使張巨光的精神受到了嚴重的摧殘。
1968年8月24日下午,遭到了一天批斗的張巨光,回家的途中,神情黯然,面對著迎面駛來的電車,沒有躲避,拋下了妻子韓云芝和年僅6歲的女兒,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世時僅39歲。
十年后,長春電影制片廠為張巨光的身份平反,補開了追悼會,追悼會上他的黑白照片凝望遠方,音容猶在,含冤得到昭雪。
侯健夫(42歲)
入行較早,早期是長春滿映公司的一員,后加入北京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擔任演員,在黑白色的老電影中多演配角,以反派人物出彩。
影視代表作有《民主青年進行曲》《走向新中國》《怒海輕騎》《黎明的河邊》《心連心》《海上神鷹》《新兒女英雄傳》《龍須溝》《古剎鐘聲》《英雄事跡》等。
1962年7月,侯健夫在上班的路上遭遇車禍去世,年僅42歲。
王炳彧(47歲)
老電影中常見的綠葉演員,在《地道戰》中演過民兵隊長高傳寶的父親高老忠,帶領群眾挖地道,在《小兵張嘎》中演過老滿叔,兩部影片中的角色,印象都很深。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王炳彧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在校期間就參與了電影《父子倆》《穿山巨龍》的拍攝,畢業后被分配到了北京電影制片廠當演員。
作品不多,20余部,多為配角。
1978年,王炳彧簽約香港鳳凰影業公司,此后在香港拍攝了《密殺令》《泰山屠龍》《通天臨記》等影片。
1982年,王炳彧因心臟病發在香港去世,年僅47歲。
楊夢昶(45歲)
1949年進入上海電影制片廠開始拍戲,在《勝利重逢》中演過紀老爹,《紅色娘子軍》中演過大總管,《鐵窗烈火》中演過老何,《燎原》中演過吳曉嵐,等等。
他是上影廠眾多黃金配角中的一員,擅長出演小人物,戲份不多同樣出彩。
楊夢昶的妻子是上影廠的演員朱莎,曾參與拍攝過電影《三毛流浪記》《婚姻大事》《城南舊事》《阿Q正傳》《不夜城》等,夫妻一起合作過《紅色娘子軍》,影片中朱莎出演的是大丫頭。
1962年,楊夢昶在拍攝電影《燎原》時,患上了蜘蛛網膜脊髓炎,后病情加重,癱瘓在床,退出了影視圈。
1971年,7月31日,癱瘓九年后,楊夢昶去世,年僅45歲。
馮喆(48歲)
1969年6月2日凌晨,一做飯的師傅到柴房里抱柴火生火做飯時,發現了馮喆吊死在柴房中,年僅49歲,令人唏噓。
他的前半生風光無限,后半生卻被婚姻所累,又被陷害和誹謗,遭遇到了太多的不公。
馮喆,出生在天津,27歲時入行拍戲,年輕時高大英俊,濃眉大眼,入行不久就憑借《南征北戰》《羊城暗哨》《鐵道游擊隊》《沙漠追匪記》《戀愛之道》《憶江南》等,紅遍了大街小巷。
在他的事業風光時,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川劇演員張光茹,兩人認識不久后,1949年5月7日,在香港六國飯店舉行了婚禮。
郎才女貌,非常登對。
婚姻的最初是甜蜜的,馮喆把張光茹寵在了手心里,對她無比的貼心。
然而隨著接觸的時間久了,倆人的學識、眼界、文化、出身等,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格不同,處事方式不一樣,讓倆人之間的感情有了隔閡。
馮喆做事坦坦蕩蕩,張光茹生性多疑。
隨著馮喆的成名,身邊的優秀女孩子有很多,張光茹老是懷疑馮喆變心,經常吵架,夫妻關系降至冰點,后兩人談妥了離婚之事,就差辦手續了。
然而國內特殊時期到來時,馮喆被打成了敵特,受盡了折磨,此間他曾找過張光茹,尋求復合被拒絕,且為不被連累與他劃清了關系。
1969年6月,失去了活下去信念的馮喆,用一根麻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9年后,他的身份得到平反,補開了追悼會,骨灰被安置在了烈士陵園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