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更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面對企業群眾辦事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以及傳統審批流程繁瑣、部門協同不暢、服務效能不高等“硬骨頭”。佳縣創新推出“四化”改革措施,全力打造佳縣審批服務2.0版本,為項目審批提速增效、服務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集成審批事項,打造“一站式”服務體系
緊扣中省市部署,嚴格落實改革方案,全力推動行政許可與公共服務事項應劃盡劃、應進必進,將穩評、財政預審等輔助服務環節納入政務大廳。同時,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升級改造,真正實現“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受理”的高效服務閉環。截至目前,543項審批服務事項劃轉進駐率達100%,覆蓋30余個行業單位,“一網通辦”集成化辦理率超90%,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成為現實。
推行一窗受理,破解辦事“多頭跑”難題
積極推廣“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審批模式。對所有非即辦審批事項,設置“綜合窗口”,實行一窗式受理、無差別化服務。同時,積極提高業務干部能力,培養10余名優秀“多面手”業務干部坐班值守,實現企業辦理多種業務“一人一窗、綜合受理”。截至目前,累計綜合受理申請268個,切實減少了企業群眾辦事的時間成本和奔波之苦。
規范審批要件,繪就“規范化”辦事藍圖
聚焦審批要件“規范化”建設。全面梳理編制佳縣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嚴格執行“清單之外無審批”。公開辦事指南、流程圖等信息,并引入法律顧問參與重大審批決策,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細化裁量標準。2024年,累計梳理辦事指南13份,整理完善涉及30多項辦理事項的審批服務事項知識庫,并發布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技審分離、告知承諾制、免于審查三張清單,推動規劃審批實現“清單化”審查,讓審批工作有章可循、規范透明。
精簡審批程序,跑出政務服務“加速度”
全面清理無法律依據的審批材料,推行容缺受理機制,針對重復提交材料問題實行幫辦調取服務。全年累計精簡材料12件次、取締重復材料31件次、容缺受理9件次,以實實在在的“減材料、優流程”,實現審批效率躍升。2024年,佳縣完成241件項目立項審批備案,總投資36.2億元,辦結率100%,位居縣市區榜首,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李歡歡 杜亮亮)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