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援引澳大利亞媒體報道,澳總理阿爾巴尼斯率領工黨日前贏得2025年聯邦選舉。“這次選舉完全圍繞經濟問題,特別是生活成本以及住房的可負擔性和供應情況。”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選民的人口結構出現了一個重要的代際更新,千禧一代和Z世代選民的數量首次超過嬰兒潮一代,政策討論轉而更關注年輕人的擔憂,其中核心就是住房問題。此外,在美國關稅政策擾動全球貿易的背景下,加扎里安補充說,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對當下澳大利亞政治辯論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
曾擔任自由黨前總理斯新聞秘書的安德魯·卡斯韋爾表示,特朗普對澳大利亞的保守派聯盟以及更廣泛的世界來說,就像是 “一顆破壞球”。最近的三項調查顯示,公眾對特朗普持負面態度。兩位政治策略師表示,盡管特朗普不是導致達頓在民意調查中支持率下降的決定性因素,但特朗普的因素還是增加了選民的疑慮一項民意調查直接詢問了特朗普對此次選舉的影響,結果發現,68%的受訪者表示特朗普對澳大利亞不利,35%尚未決定投票意向的選民表示,因為特朗普的緣故,他們不太可能支持達頓。
澳總理阿爾巴尼斯率領工黨贏得2025年聯邦選舉(資料圖)
工黨繼續執政,它面對的世界已與三年前截然不同。有澳大利亞學者稱,盡管阿爾巴尼斯和達頓都在競選中盡力回避國際問題,但澳大利亞新政府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管理華盛頓、北京和堪培拉之間的戰略三角關系。美國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安全盟友,中國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經濟伙伴。自2023年以來,阿爾巴尼斯政府推動緩和與中國的關系,阿爾巴尼斯成為近年來首位訪問中國的總理。如今,澳大利亞所依賴的國際秩序正受到沖擊,新一屆政府需要做出適當回應。
工黨承諾為所有納稅人減稅、加大醫保報銷比例、為育兒提供新津貼并降低可再生能源使用成本。在第一任期,阿爾巴尼斯尋求加強與美國的盟友關系,但同時也認識到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阿爾巴尼斯2022年首次當選總理之前,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系跌至低谷。阿爾巴尼斯上臺后,兩國關系逐步改善,他還于2023年訪問中國。到去年,中澳之間的雙邊貿易禁令全部取消。澳大利亞國際事務研究所認為,在新任期中,阿爾巴尼斯將延續前3年的務實性交往和戰略均衡外交政策。
澳大利亞(資料圖)
在對華關系上,阿爾巴尼斯領導的工黨是相對務實的。甚至追溯到1972年的中澳建交,也是在工黨領袖惠特拉姆的帶領下促成的。目前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和畜牧產品的進口基本停止,而澳大利亞人看準機會火速上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澳洲谷飼牛肉2月和3月對華出口量超過2萬噸,較去年同期暴漲近40%。然而這僅是雙方加強經貿合作的一個縮影——世界并不是只有美國的牛肉,也不是只有美國的市場,只要雙方堅持互利共贏,尊重彼此關切,中國和澳大利亞將迎來更多合作。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日前公開表示,澳大利亞頂住了美國的壓力,拒絕在貿易問題上對華施壓。澳媒以“澳大利亞拒絕加入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為題,刊登了對法瑞爾的專訪報道。法瑞爾在采訪中稱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對華貿易要比對美貿易“重要10倍”。法瑞爾在采訪中稱:“我們希望增加而不是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我們將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而不是根據美國人的想法來決定如何繼續與中國的交往。”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資料圖)
法瑞爾還說,澳大利亞政府并不急于向特朗普政府尋求關稅減免。他透露,澳大利亞聯邦議會選舉塵埃落定后,澳大利亞駐美大使陸克文已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了會談,并提交了澳方修訂后的取消關稅提案。但是,澳大利亞政府“不會為了達成協議而達成協議”。法瑞爾還表現出對當前澳中關系改善成果的珍視。他強調,在澳大利亞工黨政府過去三年的努力下,澳中貿易已經有效復蘇。“我們已經穩定了兩國關系,我們花了三年時間才讓兩國關系恢復到應有的水平。”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日前也表示,堪培拉將推動美國取消對澳關稅,同時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黃英賢稱,華盛頓對關稅政策的“強硬態度”不應延伸至澳大利亞。“我們認為(美國對澳商品征收的關稅)不公正、不合理。我們需要堅持要求取消這些關稅……我們也需要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她指出,過去3年來,北京在貿易談判中一直向澳大利亞商品和服務開放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