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據報道,知名主持人曹穎曾在節目中自曝患胃癌,坦言最放心不下兒子……對此,網友紛紛表示:“千萬不要太累了,保重好自己身體!”“曹穎的經歷提醒我們,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據央視新聞2024年12月發布的報道,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胃癌的年發病人數超過35萬,位列所有惡性腫瘤第5位;死亡人數超過26萬人,位列惡性腫瘤第3位。我國胃癌患者大約占全球40%。專家介紹,雖然我國胃癌高發年齡集中在45歲以上,但近年來,屢有年輕人確診胃癌,應引起警惕和重視。導致胃癌有哪些高危因素,如何預防呢?一起來看↓↓↓
高危因素一 飲食不當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誘發胃癌的重要因素,如長期吃高鹽飲食、腌制食品和煙熏食品。這對于現在的人來說,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壞習慣了。
長期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因為高鹽飲食對胃黏膜會造成較強的刺激,高脂肪飲食會引起肥胖,使胃酸分泌增多,增加胃癌的發病風險。同時,腌制食品和煙熏食品中的亞硝胺和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也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高危因素二 作息不規律
不健康的作息,如熬夜、精神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等也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熬夜似乎已經成為現在人的一種標配,很多人喜歡熬夜打游戲、追劇等,久而久之,開始變成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熬夜會影響胃腸道黏膜的修復,同時也會造成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紊亂,給健康埋下隱患。
再加上很多人熬夜時喜歡吃東西,有些還是高熱量的食物,這些食物在胃里停滯,會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容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等,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高危因素三 慢性胃病
65%的胃癌患者都曾經得過胃病。容易發展為胃癌的胃部疾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還有胃切除術后可能發生殘胃癌。另外,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胃炎和胃潰瘍會導致胃黏膜受損,別把胃炎不當回事,及時治療對預防胃癌非常重要。
高危因素四 飲酒吸煙
長期飲酒、吸煙是誘發胃癌的危險因素。酒精和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經血液循環到達胃部,對胃黏膜產生刺激和損害,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研究表明,吸煙者患胃癌的風險比非吸煙者高2倍以上。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會導致胃部組織發生異常細胞增殖,增加患胃癌風險。
高危因素五 肥胖和缺乏運動
肥胖和缺乏運動與胃癌的發病率升高有關。肥胖會導致慢性炎癥和胃黏膜受損,增加胃癌的風險。缺乏運動則會導致身體代謝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F在的久坐族很多,大多都是上班族,久坐不動會直接影響脾胃的消化。因此,我們應每隔40分鐘站起來活動一下,擠出碎片化時間來運動。
來源:鄭州疾控觀察綜合整理
-點擊 閱讀更多科學家的故事-
科技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
了解更多科學背后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